第209章、曲阜孔、江西張、鳳陽朱(第2/3頁)

重設三大營一事一向是蔣冕領辦的,崔元協辦。而目前的協理京營戎政,也掌握著京營的糧餉供應。

蔣冕也是目露疑惑,只有崔元微微低下了頭。

楊廷和心頭微嘆:雖然京營防著點朝廷重臣是應有之義,但眼下自己畢竟坐在火堆上啊。

他也懶得計較這些細節了,直接問道:“案子已查至此處,接下來如何行事?自靖難後,鄭家離散。如今朝中所取官員,科舉時也只問三代出身,並不能盡數厘清哪些鄭姓官員實出自浦江鄭氏。觀其竟有女為惠安伯外室,不知多年來鄭家又有何布置,目的何在。”

朱厚熜只感嘆著:“這便是堪稱表率、忠信孝悌禮義廉恥無一不缺的江南第一家。說起來,朕忽然想到兩件事。其一,當初方沐賢義子,俱以忠信孝悌禮義廉恥名之。其二,祝允明在《野記》裏也寫了,建庶人國破時,削發披緇騎而逸。英宗實錄卷七十三之中,正統五年十一月又有老僧自稱我建文也之事。”

楊廷和等人呆呆地張了張嘴:你什麽意思?

天順年間解禁之後,朱允炆之後不再被官方稱作建庶人,他本人也被稱作建文君。

先是據自稱為方孝孺之後的方沐賢,又是朱允炆曾經的東宮近臣鄭家後人,皇帝提起這些是什麽意思?

眾人不由得毛骨悚然。

朱厚熜看了他們的表情卻揮了揮手:“前朝舊事無端聯想而已。如今情勢,無非是因學問、新法,諸多有心人要尋個名頭。朕繼位之後,法統之事便一直議論紛紛。”

……眾人:那還不是你一開始大禮議,後面又有迎景帝入廟一事。

朱厚熜繼續道:“當此之時,內廠所得最重要一條,卿等必定未曾想到。”

楊廷和不由得問道:“有何線索?”

朱厚熜微微一笑:“山東曲阜,衍聖公。”

楊廷和的頭皮陡然發麻,失聲驚叫:“衍聖公?”

從宋代至和二年開始,孔子嫡長子孫就一直被封為衍聖公。如今的衍聖公,是孔子六十二代孫,名孔聞韶。

正德元年,朱厚照視學,召孔聞韶任分奠官,命坐彝倫堂聽講,賜宴禮部,賜衣帶、寶鏹。

正德二年,孔聞韶入賀,朱厚照又賜了禦制回文詩。

正德三年,孔聞韶上奏朝廷:孔氏稅糧,在成化年間曾恩免三分之一,今聖裔貧困者甚多,乞盡蠲免。獲準。

同年,又以尼山、洙泗書院及鄒縣子思書院,每年各有祀事,無人主持,奏請其弟孔聞禮主之。後授孔聞禮五經博士,專主子思書院祀事。奏準尼山、洙泗兩書院各設學錄一人,推薦孔族中賢者充任。

正德五年,孔聞韶入賀,妻子生病,命太醫診治,賜上尊珍饌。夫人以歸寧卒於京邸,詔遣官諭祭,驛歸其喪,賻給甚厚。

朱厚照後來再次視學,又召孔聞韶觀禮,而常賜外加賜金織麒麟緋服一襲及冠帶各一,以示優異。

而孔聞韶每值萬壽聖節,也都奉表入賀,即使患疾,也強撐病體前來。

如今,繼位已近四年的朱厚熜,萬壽節這個生日都是不怎麽辦的。

視學?去國子監幹什麽?

正旦節大朝會?在京的參加就好了,不在京的,朱厚熜統一沒有召來——這些人一路舟車入京,都是要征徭役,驛站系統要出錢招待的。

與孔府及衍聖公的互動?沒有。

不僅沒有,還搞出了一個實踐學——楊廷和是明說了的,天、物、人三理之說,出自皇帝。

參策們終於坐立不安起來,楊廷和不禁說道:“實踐學也是源於理學啊!”

朱厚熜只輕笑了一聲。

都是明白人,這是釋經權之爭。

現在更恐怖的,是衍聖公的號召力。

在楊廷和這些儒門子弟心目當中,那是真正的聖人之後。之所以名為衍聖公,就是取聖裔持續衍展、世代繁衍無止境的意思,代表了尊孔崇聖的至高境界。

天下間,世家大族曾有多少?只有孔家真正跨越著歷朝歷代。

在曲阜,每年祭孔多達五十余次。春、夏、秋、冬四上丁、四仲丁、八小祭、及祭日、每月的朔、望,甚至二十四節氣等都要祭祀,且不同的祭祀不能相互代替。

祭祀規格非常繁瑣,專門為祭祀服務的人數眾多,有喇叭戶、點炮戶、屠宰戶、燒水戶、運冰戶、運鹽戶等,且財物浪費更是不可勝數。

對孔家的優榮呢?

明洪武時,定給祭田二千大頃。歲收其租入,以供廟祀,余悉為衍聖公廩祿。

永樂五年二月,又賜贍廟田七十三大頃。

正統四年八月,戶部奏準,存佃戶五百戶,湊人二千丁,專以辦納糧粒,以供祭祀。

整個孔家,所有曲阜孔氏子弟,只要是登記在譜的,都不用有任何賦役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