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作態

“朱允炆的蹤跡,可曾找到了?”

對於這個神秘失蹤的上一任皇帝,朱棣始終心中耿耿於懷,畢竟這個找不到蹤跡的人,對他的皇位,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而朱棣當然不會認為朱允炆沒死,畢竟對於別人來說,可以相信“朱允炆死於大火中”這個說法,可對於朱棣來講,只要證明不了朱允炆真的死了,那他就是真的還活著。

胡濙作為朱棣的私家偵探,幹的正是追查建文帝下落的活計。

只不過這種事情一時半會兒定然是沒結果的,胡濙搖頭道:“還在繼續追查中。”

朱棣嘆了口氣:“罷了,等找到他,再殺了他吧。”

朱棣已經不止一次跟胡濙說過類似的話了,而身邊的幾人聽著這輕描淡寫的話,倒也沒誰覺得心頭一哆嗦,畢竟在場的鷹犬謀臣都明白,若是真被朱棣逮住,那朱允炆絕無幸理!

“父皇,您看。”

這時候匆匆回來的朱高燧捧著一封書信,遞了過去。

朱棣接過來看了看,皺眉道:“國師寫給老二的信?這有什麽好看的?”

不過嘴上的話雖然這麽說,但朱棣還是很誠實地拆開了信看了看。

信的內容沒什麽特別的,只說讓朱高煦在北直隸關照一下徐輝祖,甚至直接說明了,是承了徐景昌的情,徐景昌的事情辦的不錯,工場的款子已經開始回了。

“怎麽又是徐景昌?這家夥剛還跑來請旨,好像非常著急的樣子,莫非出什麽事了嗎?”

“臣猜測,應該是定國公覺得安南方面最近會有動靜,所以先來請旨。”金忠答道。

朱棣放下了書信,擡眼問道:“你是不是收買了榮國公府上的人?”

朱高燧面不改色,他當然不能說這封信就是姜星火剛交給他的,而他的回答顯得十分謹慎,這種時刻,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是安全的。

朱高燧連忙跪下道:“兒臣知罪。”

“都撤了,監視國朝重臣,像什麽樣子?以為朕是太祖高皇帝嗎?”

隨後,朱棣把信還給了朱高燧,密封火漆這些問題,相信專業的特務機構自然是有辦法重新復原的。

“兒臣告退。”朱高燧恭敬地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朱高燧關上了殿門,胡濙也隨之離開。

殿中只剩下了五人。

朱棣雙手並攏,敲了敲食指,道:“今日招你們來,便是要你們來看看此事,朕總感覺不對勁。”

“請陛下示下。”陳瑛站在旁邊,俯首道。

朱棣把事情大概說了說,也把朱高熾的意見講了出來。

“這……”陳瑛猶豫了一下。

他現在管著都察院,作為皇帝的鷹,他當然是皇帝讓盯著誰就盯著誰,只要皇帝開口,無論怎樣,他都會去做。

原本他是打算在三法司會審裏支持判李至剛無罪的,但若是皇帝態度有所動搖,那他肯定也要隨之轉向了。

如果這樣,刑部不同意,大理寺隨風倒,李至剛的案子就成了一個燙手山芋,最後大概率是要判有罪的。

可哪怕交趾布政使司是個艱苦的地方,甚至能算作流放,但也沒有一部尚書在名義上去那裏戴罪當布政使的規矩,畢竟尚書是正二品,布政使是從二品,只要定罪,不可能只降半格任用。

紀綱這時候開口道:“陛下,臣最近一直在追查暴昭余黨,這些建文余孽的組織被重創後,如今的行事已經非常隱秘了。”

“那就把他們引出來,假戲真做也好,故布疑陣也罷,總得有點頭緒,不然這些人天天跟個蚊子一樣在耳邊叫喚又抓不住,委實讓人心煩。”

紀綱遲疑刹那,方才抱拳道:“陛下聖明!”

朱棣看出了他的遲疑,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冷冷地盯著他,過了幾息,突然哈哈笑了起來。

紀綱愣住了。

朱棣拍了拍紀綱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朕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勸諫,不過朕當然是有法子的。”

朱棣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陣,紀綱方才恍然大悟。

旁邊的金幼孜聽得心驚肉跳,不敢插嘴。

金忠作為朱棣的二號謀士,這時候是敢說話的。

金忠接著道:“大皇子的顧慮也不無道理,國師的權勢越來越大,將來或許會難以遏制,但臣以為還不是現在,李至剛畢竟是要用的,也不宜把這件事拖得太久,便如陛下的策略,既能解決背後在推波助瀾的建文余孽,又能釣出幾條魚來……壓一壓是好事,李至剛知道自己這次過關的不容易,方能對陛下天恩心存感激。”

“不過朕也有別的計較。”

“哦?”金忠愕然道,“願聞陛下教誨。”

朱棣微微眯縫起眼睛,露出深邃的目光:“這次李至剛是添頭,重要的事情還是在鹽法上,或者說在《大明律》上,國師想要變法,朕也想要變,而要變的這東西,卻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