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光學(第3/5頁)

而欽天監分別有天文科、漏刻科、回回科、歷科四個部門,天文科觀測天象;歷科確定日期;漏刻科則是確定每一天的時刻,報時報更;回回科,是以回回之法推算天行之度,算是對預測天文的一種補充。

如今來的,就是天文科的人。

讓這種官方的權威機構出面做背書,顯然更能讓人信服。

“那走吧。”

高遜志本來是想本能地拒絕,但想了想,反而欣然從命。

在時代變遷的浪潮前,做一個抱著舊時代大船的殉道者,顯然是沒什麽意義的,人活著總得看看一路上的風景。

……

午時,國子監門前。

在隨機抽取99份玻璃棱鏡的利益誘惑下,有很多國子監的監生和南京的市民來到了此地,很有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不過好在廣場夠大,倒是也沒出現因為人流密集而導致的踩踏事件。

大家都不傻,就算是一萬個人來了,那也是百分之一的幾率,玻璃這東西現在就很值錢,別管棱鏡跟普通的鏡子有什麽區別,只要白嫖到,轉手賣了肯定是血賺的。

“這到底是幹嘛的?難道還真能弄出個彩虹來嗎?”

“哎,你懂個屁!”

旁邊有同伴聽見他的話,笑罵道:“你知道前兩天,這國子監裏發生了什麽事嗎?”

“嗯?”

聽說有什麽他們不知道的事情,周圍的其他行人都停住腳步側耳傾聽。

只見剛才那位壓低聲音對身邊的朋友神秘兮兮地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快點兒,別磨蹭,讓老子也跟著好奇死了。”

旁邊的人急不可耐道:“你倒是快說呀。”

“國師抽空在科學廳親自授課的時候,拿了一根蠟燭,一個木板,一面玻璃,你猜怎麽著?”

“我猜你個鬼!”

“嘿嘿……”那位同伴得意洋洋地笑道,“這發生的事情可了不得呐!據說是把那木板中間戳了個小孔,然後你猜怎麽著?”

“再不一口氣說完老子打死你!”

眼看再賣關子就要挨打,他說話終於利落了起來。

“蠟燭的光透過木板的小孔,玻璃上蠟燭的影子,直接倒過來了!”

“啥?”

“我說,蠟燭的影子倒過來了!”

“這……”

“這是為啥?”

“你問我我問誰?”

眾多路人議論紛紛。

“這倒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老祖宗就研究明白了。”

此時,曹端忽然說話。

見這位個頭很高,膚色很黑的讀書人說話,眾人紛紛望來,而其中就有眼尖的國子監監生,直接認出了二人的身份。

“是高太常和月川先生!”

聽到是這兩位大儒親臨現場,人群頓時沸騰了起來。

曹端擡手壓了壓人們的呼聲,開口說道:“《墨經》中就曾記載,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庫內也。”

這裏要簡單解釋幾個字,‘到’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兩束光線正中交叉;‘端’在先秦漢語中有‘終極’、‘終點’的意思。

也就是說,‘在午有端’指的是光線的交叉點,即針孔,而物體的投影之所以會出現倒像,是因為光線為直線傳播,在針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來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

‘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是說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線,就像射箭一樣,而後面的意思則是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線,則成像於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線,則成像於上部,所以直立的人通過針孔成像,投影便成為倒立的。

‘庫’指暗盒內部而言,物體反射的光與影像的大小同針孔距離的關系,物距越遠,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所以基礎光學裏的小孔成像在華夏真不是什麽稀奇東西,老祖宗早就把原理研究的透透的了,但是後世儒家不學墨家的東西,所以基本只有工匠們在實踐過程中會運用,但具體原理,早就沒有人宣揚了。

但對於近代科學,尤其是物理學而言,光學卻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分支學科。

先別提“光年是什麽單位”這種彈幕釣魚問題,也不用說涉及到量子力學基礎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就說最基礎的應用,不管是天文還是航海,光學這門分支學科都是必須普及的。

如果沒有足夠的光學知識,那麽人類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必然會遭遇無數挫折。

而光學,恰恰又是最容易證明給百姓看,也最容易普及的科學。

原因無他,光到處都有,這玩意自己拿個鏡子就能把各種實驗接近百分百還原,所需條件約等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