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4/5頁)

呂其還在堅持他的看法:張高工對待工作的態度,當然是沒的說,但他兒子畢竟出了這麽大的事,他真能一點不受影響?萬一受影響,出了事可就晚了。

於發昌倒也同意胡眉的分析。他琢磨了一會兒,又認為,淩立都走了,總不能讓一個離開的人再擋著道吧?

那麽,張高工本人現在情況如何?於發昌說,我找他談過了,他表示情願背個處分,也不願撤離崗位,他一再保證,決不因兒子的事情影響工作。

話盡管可以這樣說,但要推動這件事,還是有一定難度,只能看老馬的表現了。胡眉又說,女人嘛,矜持一點不是壞事,男人要是矜持,不主動,十有八九沒戲。可我又為蘇晴妹子著急。

馬邑龍反對。他首先分析了張高工的個人情況和他本人這些年對張高工的了解,他認為應把這件事作為特殊的個例來處理,他的理由是張高工是大家公認的活電路圖,對新型的火箭了解遠遠超出對兒子張帆的了解。如果人的腦細胞可以成為影像的話,那麽在張高工的影像裏看見的肯定是火箭電路結構圖和各種元器件。張高工憑記憶可以默畫出箭上和控制平台設備近百張電路圖。張高工還用他的智慧和膽識,提出並改進出十多項更符合發射場實際情況的電路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案,連研究院的專家、老師都不得不伸大拇指,對他贊賞有加。把這樣的奇才掛起來,不讓他參與任務,那受損失的決不止是他自己,“以我本人對他的二十多年的了解,我願意以自己的職務和黨籍為他做擔保。”馬邑龍以這句話結束了自己的發言。

於發昌說,你急什麽?

事故預想方案中白紙黑字寫著,凡是有思想問題的人,都要先讓其撤離崗位,以防萬一。

胡眉又分析說,依老馬這個地位,這個年紀,這個條件,從哪方面講,拿出去都是一個鉆石王老五,有多少人眼睜睜地盯著。

呂其認為先讓老張撤離崗位,是明智之舉。

是嗎?

以呂其為代表的一方認為,首先該把張高工從崗位上撤下來,不能讓他帶著問題上崗,這也是對張高工本人負責。即使調查結果,兒子泄密與老子無關,那也會牽扯當事人太多精力,誰都知道,帶著問題上崗,容易出差錯。這方面呂其深有體會。他用事實說話,當年他誤下指揮口令,是因為老母親生病,心裏放不下,腦子裏老晃悠這件事,所以才導致那起事故。

胡眉掰著指頭給他數,就連學校一個年輕的老師,都有這個想法,要讓胡眉給她找老馬說說。

這件事一直驚動到總部首長,專門派出工作組下來調查、整頓。基地哪敢不重視?常委專門開會,追究這件事的責任。當然中心議題是研究如何處理張高工。畢竟,張高工是張帆的父親。

你敢!於發昌說。

這就構成了保衛部門卷宗上的標題:“張帆失密事件”了。

胡眉笑道:這可不是我敢不敢的問題,這要看人家老馬敢不敢。老馬要敢,找個十八九的大姑娘,照樣有人跟,現在社會上不就時興老夫少妻。

張帆比龍龍小兩歲,一個瘦瘦小小的男孩兒。別看他個子小,腦子卻絕頂聰明。據說他平時從不好好聽課,但每次考試準能考到年級前五名。他是個電腦迷,在電腦上一待就是大半夜。趕上周末,他能連著兩天兩夜不睡覺。應該說,張高工保密這根弦還是繃得很緊的,他怕張帆不知深淺,瞎搗鼓,早就多留了個心眼,所以,他從不把工作文件和筆記本電腦帶回家。在家裏,張高工特意配置一台電腦,供兒子用。有時,張高工的老婆無聊時,會上去玩“連連看”,消磨時間,僅此而已。張高工一直認為,張帆在電腦上,也就是玩玩、看看、轉轉而已,接觸不到什麽機密,只要自己不把機密帶回家,不用家裏的電腦工作,就不可能發生泄密事件。哪曾想到張帆通過別的途徑,捅出這麽一個大婁子!張帆自己似乎也沒意識到那是違法,他純屬好玩。不知他怎麽鼓搗的,破譯了別人電腦上的密碼,不打招呼就進去了,四處溜,四處看,覺得好玩的就搬到自己的文档裏來。有兩張新型的衛星圖片,他就是這樣搞到手的。然後,他又發給同學,想向同學炫耀一下什麽叫高科技。那位同學更沒保密觀念,便把圖片粘貼到網上,被西方一家媒體發現後,馬上在報紙上發布消息,說中國最近將用新研制的火箭發射一顆新型的探測衛星,很可能是一顆軍事衛星。就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據保衛部的同志透露,張帆自己的防火墻,整得壁壘森嚴,比專業搞電腦的人技術都要高超,攻了好幾次都沒攻進去。那位幹事不無贊賞而又惋惜地說,這小子可惜了啊,還真是個電腦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