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番外三(第5/5頁)

三司使如此會使用稅幣,為何還會犯這種錯誤,難道三司使就不知道濫發鹽鈔,對鹽商、鈔商都不好麽?三司使當然知道,但三司使所維護的是財政,而不是那些鹽商、鈔商的利益。

即便我在河中府建立起公檢法後,蘇檢察長兀自每年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調查鹽鈔、鹽債的發行。

要沒有蘇檢察長,在熙河拓邊後,河中府也一定會超發的,即便元學士和蔡知府能力超群。

這其實與能力、道德是毫無關系,因為公檢法的出現,只是劃出一條底線,換而言之,沒有公檢法,就沒有這條底線,一切都按照國家需求來辦,由奢入儉難,超發是必然的。

陛下請放心,遼國一只腳已經踏入深淵,只是在時日上面,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晚一些。”

趙頊緊鎖眉頭,“如果你說得是對的,對於我大宋而言,是不是也是如此,一旦公檢法遭到破壞,稅幣也會將我們拉下深淵。”

張斐充滿自信道:“一定會得,西夏和遼國會相繼向我們展示錯誤的後果。陛下只需要從他們身上吸取教訓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