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捍衛者(終章)

雖然張斐信心十足,但趙頊卻有些不太相信,因為根據遼國國內的消息來看,遼國對此是非常謹慎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雖然如張斐所料,並沒有建設公檢法,但還是嚴明法律,就只是獨缺公檢法這一項制度,難道這也不行?

就事論事,紙幣就只是一種經濟政策,哪怕是在宋朝,也是政事堂和三司來決定,傳統的司法,也能給予保證,只要你們不亂來就行,畢竟紙幣本就出現在公檢法之前。

然而,接下來兩年內發生的一切,卻令趙頊瞠目結舌。

眼看高樓起,眼看樓塌了。

而在這期間,宋朝真的什麽都沒有做,即便在得知遼國開放海港,維持與宋的貿易,來為他們的代幣提供保障,也沒有因此關閉桃花島,依舊是通過桃花島與之貿易。

倒不是說宋朝不想去添亂,而是因為宋朝目前的對外政策非常依靠商人,並且近幾年一直都在加強海運。

其實最初遼國代幣發行的算是非常順利,因為是可以照抄熙州的模式,恰好與宋停止貿易後,遼國國內貨幣是嚴重匱乏,代幣的出現,還真是盤活了遼國的經濟,一度也看見繁榮的景象,可不到兩年,遼國國內代幣泛濫,商人、百姓手中大量的財富被國家和貴族收割。

以至於民怨沸騰。

遼國上下,根本不知如何應對,只能決定將矛盾轉移到外部。

然而,宋朝一直在旁觀望,眼看著遼國一步步走向深淵,料到對方可能會開戰,來轉移矛盾,邊境將士早就做好應戰的準備。

而且,遼國玩崩,但宋朝卻是越玩越強,尤其是在這兩年間,還整合西北、蜀地、南方的人力和資源。

尤其是西北的戰馬,這對於宋朝而言,那真是香的一批。

如今北邊亦有著兩萬規模的騎兵,其中還包括一支三千重甲騎兵。

要是遼國再不開戰,宋朝都快要忍不住了。

不過由於宋朝決策層面知道遼國的意圖,根本就不需要與之決戰,只要守住就行。

朝廷給邊境下達的死命令,就是死守,嚴禁出戰。

當你的對手比你的強大,武器比你的精良、先進,並且他們還是防守的一方,你是很難戰勝的。

要知道,如今宋軍配備的火器要比三年前增加了十倍,並且是經過西夏和李朝的試驗,如今宋軍已經能夠熟練將火器應用於各種戰場。

而且當下的火器是更有利於防守,使得遼軍是損失慘重。

有道是,一鼓作氣再而歇三而衰,前線久攻不下,直接導致遼國內部開始分裂。

因為遼國是契丹人的國家,如果出現問題,肯定是先維護自己的基本盤,代幣的損失,也由各部族跟著契丹人一塊分擔,原本各部族對於遼國君主就非常不滿,但是聽說遼國要帶領大家一塊去宋朝搶,補回大家的損失。

這沒有道理不答應。

然並卵。

不但攻不下,自己還損失慘重,這遼國君主當然是選擇吸其它部族血,來補充自己。

這就好像一個賭徒,是越陷越深。

後方的女真部率先反了,並且他們還聯合了高麗。

他們一反,西邊各部族也都反了,主要就是西夏以北的地區,他們此次進攻中,是出工不出力,因為在宋朝拿下西夏後,這些部族一直保持與宋朝的密切來往,他們中很多部族是不願意出兵的。

這一下遼國君主,意識到大事不妙了。

但為時已晚。

終於!

龜縮半年的宋軍,分兵三路,一路由劉昌祚領軍,出雄州進攻幽州。

中軍則由剛剛升為樞密院副使的王韶統領,出定州,進攻蔚州。

左路軍則是有種諤統帥,出雲州,進攻幽州。

宋軍憋了整整三年,個個都如出籠猛虎,除幽州這一路,遭遇到遼軍的頑強抵抗,其余二路,宋軍真是猶如無人之境。

然而,就在中路軍,抵達的蔚州城下時,遼國突然派出特使。

表示願意交還燕雲十六州,但求能夠恢復宋遼的友好往來。

他們用的詞是“交還”,而不是割讓,可見遼國現在已經多麽卑微,我承認這些土地都是你們的,是我們之前霸占了。

這消息傳到宋朝,朝臣們無不堅決反對,都已經這時候,你才跑來求和,晚了。

尤其是邊境的將軍,他們更是一萬個不想停戰,他們現在都在比,誰先收復幽州。

但朝廷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宋朝還是答應了遼國的請求。

掌握絕對主動權的宋朝,在處理這些復雜事務方面,也變得精明起來。

他們充分考慮到,要是將遼國徹底打垮了,後面的高麗怎麽辦?女真又怎麽辦?要知道,如今他們跟宋朝都非常友好,宋軍也不可能是一路打到底,這底子再厚也經不起這麽耗損,關鍵女真他們要控制塞外,可比宋朝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