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番外二(第5/7頁)

鑒於民間許多百姓還是支持陳芝華的,陛下若給予其豁免,一定能夠爭取大家的支持,也能夠令那些官員更加忠心於陛下,這也是對豁免的一次很好的嘗試。”

趙頊沉默良久,嘆道:“這事是最為棘手的。”

張斐直點頭道:“絕對贊同。”

趙頊沒好氣道:“所以你就將此事扔給朕。”

“當然不是。”

張斐道:“我怎麽可能讓陛下承受這一切,自己卻獨善其身,雖然我會維持原判,但是我會給出自己的解釋,我表明自己是支持陳芝華的,只是我不能破壞律法。”

趙頊又有些不好意思,“那也不必,如果朕要豁免其刑罰,又何必將你給拖下水。”

張斐道:“這倒無所謂,大庭長有自己想法,那再正常不過,又不是我一個人這麽想。這也能夠讓陛下的豁免,爭取到更多輿論支持,同時,也能向立法會施壓,要求改變這條律法。

目前正是用人之際,而且年輕官員更是其中的主力軍,要是動輒回家丁憂,這會幹擾到陛下的雄圖霸業。”

趙頊點點頭道:“不錯,這法律必須要改,這種事年年都可能發生,只要出現此事,朝中必然是吵得不可開交,朕也不能回回都豁免他們,那樣的話,不是包庇,也成包庇了。”

……

而那邊趙抃顯然是偏向保守派的,關鍵根據法律,也應該判陳芝華有罪,不能說你造福百姓,你就可以幹違法的事,功是功,罪是罪,故此汴京皇庭還是決定維持原判。

但是保守派可不會半場開香檳,因為上面還有最高皇庭,對於張斐,他們真是愛恨交加。

果不其然,陳芝華立刻上訴到最高皇庭。

但張斐卻給予駁回。

就連掙紮的跡象都沒有了。

這令保守派是大松一口氣,咱們的大庭長成熟了。

可革新派那邊則是傻眼了。

大庭長變了。

不過,隨後張斐就在報刊上給出自己的解釋,他直接表明自己駁回陳芝華的上訴,只是在於自己不想破壞律法條例,僅此而已,他個人並不認同陳芝華應該受到這些懲罰,只不過法律是這麽規定,身為大庭長,必須要捍衛法律。

並且,他還建議立法會應該重新審視這條法律,因為這其中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存在太多不可查證的盲點,存在著太多例外,這條法律要是落在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可能會成為羅織冤獄的幫兇。

立法會。

“哼!他這是以退為進,向立法會施壓啊!”

司馬光氣不打一處來。

趙抃點點頭道:“他這麽一解釋,這民間輿論頓時都倒向陳芝華。”

呂公著道:“還都誇大庭長恪盡職守,捍衛律法,鐵面無私。”

富弼道:“其實他說得也有道理,丁憂引發的爭鬥,已經不是一回兩回。”

司馬光道:“人人都要丁憂,又不是陳芝華一個人,可為什麽子瞻他們就能做到人人稱贊,而陳芝華卻做不到,他難道一點過錯都沒有嗎?他若多關心父親,又豈會不知,這可不是小事啊。”

富弼道:“在道德層面可以這麽說,但是張三指得是法律方面,如今的法律不同以往啊!丁憂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做不到人人一樣,相隔距離遠近,職位高低,文武之別,身處何處,甚至於自己的意願,官家的看法,全都影響到丁憂是否執行。沒有哪條法律,會受到這麽多因素的影響,那又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的判決。”

“這倒也是。”

司馬光點點頭,又問道:“那富公怎麽看?”

富弼道:“要麽就從大宋律法中移除,由政事堂來設定規矩,只是說不用接受刑罰,但政事堂還可以決定他們的去留,要麽就是人人一樣,並且制定嚴格的規定。”

文彥博道:“政事堂來決定,也會引發鬥爭,如果陳芝華真是受人嫉妒,那麽誰在乎陳芝華是徒刑,還是苔刑,又不是深仇大恨,他們只在乎陳芝華的政績,只要能夠將陳芝華趕走,嫉妒他的人,還是會去告發,這得不到任何改善。”

富弼道:“區別還是有得,至少不會破壞律法的權威。”

正當這時,劉述快步走了進來,微微喘氣道:“方才官家下達詔令,豁免的陳芝華兩年徒刑和三十苔刑。”

眾人一陣驚愕。

這反轉來的,有些突然啊!

關鍵這是趙頊第一次動用豁免權。

所以,之前大家完全沒有想到這一點。

還能這麽操作?

真是誰也沒有想到,皇帝會去豁免一個縣令,以前設計的時候,就是為皇帝豁免親王、外戚準備的。

同時皇帝也給出自己的解釋,我承認陳芝華的行為有違孝道,這是毋庸置疑,但是陳芝華作為官員,是恪盡職守,令海門縣百姓生活富足,這可都是鐵證,他是為朕效忠,而未能遵守孝道,朕必須給予他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