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厚積薄發(第5/5頁)

薛向道:“臣建議暫時削減鑄幣量,盡量將銅全部囤積起來,慢慢用紙幣來代替,同時讓各大解庫鋪,允許用銅抵押稅幣。”

司馬光道:“這誰會願意拿銅來抵押紙幣?”

薛向道:“我們觀察現在許多大財主都在做買賣,但是現在用任何貨物來交易,成本是一定高於稅幣的,同時他們家有很多銅器,這些銅器是難以立刻充當稅幣。

如今解庫鋪只是允許稅幣和銅幣的兌換,只要允許大家用銅抵押稅幣,我相信越來越多人都拿著銅器來抵押稅幣。

而且這麽一來,是可以增加稅幣的發行量,同時不違背立法會定下的規矩。”

立法會目前只是認定,發行稅幣的多少,不能超過朝廷儲銅。

如果財主願意用銅抵押稅幣,稅幣發行就會增加。

王安石補充道:“陛下,這只是屬於民間交易,是等價互換,就是再多也不會出問題的。”

趙頊點點頭。

薛向又道:“此外,臣還專門研究過河北的財政問題,臣以為河北駐紮的士兵,是河北地區負擔,但也可以幫助河北地區恢復財政。

只要從明年開始,將河北所有官員、士兵的俸祿,全部改為稅幣,必然快速振興河北財政。

因為朝廷頒布這項政策,商人必定會蜂擁而至,十幾萬大軍囤積在河北,他們都需要買糧食,買衣服,這些全都是錢啊!

商人過去了,又能夠幫助百姓獲得更多的生計,如今河北地區的土地兼並是極為嚴重,只能依靠商業去振興。

關鍵商業是能夠很好的抵禦水患,商人可以將作坊建設到沒有水患的地方。

對於朝廷而言,也就不需要額外再撥錢去賑濟。

除此之外,朝廷還可以將京東東路、淮南地區的官員俸祿全部改為稅幣,但不額外增發稅幣,以此來慢慢推廣稅幣。”

文彥博算是聽明白了,“三司使真是好口才,這是變著法來增加稅幣的發行量,但這才一年,你未免太急了一點吧。”

薛向卻道:“這不僅僅是一年,河中府的商業繁榮,就是基於當地龐大的軍隊,而今年稅幣光給朝廷節省的損耗,也都是不可估算的,河北為何不效仿,況且這兩年河北百姓也漸漸習慣使用稅幣,朝廷應該趁熱打鐵。”

王安石道:“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解庫鋪,慢慢打通與西北鹽鈔的置換,從而連成一片。

尤其是最近熙河貿易的成功,許多來自西域貨物進入我國,導致更多商人開始兩地來往,如果連成一片,商人就可以通過飛錢來周轉,這樣也方便稅務司查稅。”

趙頊點點頭道:“準奏。”

文彥博拼命地向司馬光使眼色,見司馬光猶猶豫豫,索性自己向趙頊道:“陛下,如今臨時法頒布,可以更便於推廣公檢法,臣建議開始全國推行。”

不能看王安石他們表演,我們也得表現一下。

薛向忙道:“臣也非常贊成,因為公檢法是發行稅幣的基礎所在。”

趙頊笑道:“朕一直都非常支持,只是司馬尚書,一直對此存有疑慮。”

天呐!就連皇帝都知道了。文彥博尷尬一笑。

推廣稅幣,這還得經過討論,你說推廣公檢法,如今真心沒誰攔著你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