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勢不可擋(第6/6頁)

到時國家將會面臨信譽破產和財政破產的殘酷抉擇。

此文章一發,頓時引發巨大的熱議,也贏得很多讀書人的支持。

張家。

“你跟蘇子瞻有過節嗎?”

許遵問道。

張斐道:“沒有啊!”

許遵道:“那他為何要寫這篇文章?”

張斐訕訕道:“我也不大清楚,或許是他真的擔憂著紙幣吧?”

許遵皺眉道:“那你打算如何應對?”

旁邊的許芷倩道:“這回蘇先生可真是有些不自量力,在這方面,還沒有誰能贏過張三的。”

張斐笑道:“我才不會跟他去湊這熱鬧,他光說不練是沒有用的,我已經讓李四去一趟馬家,讓馬家在利息方面,稍稍擡高錢幣價格,只要錢荒加劇,說得再對也沒有用。”

正說著,王安石突然興致匆匆跑來。

“仲途也在家啊!”

“王相公有何事?”許遵好奇道。

王安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你們可有看過蘇軾的文章?”

許遵點點頭道:“我們方才還在討論此事。”

王安石立刻拿出一篇文章來,“我這也寫了一篇,來反駁他。”

張斐道:“王學士,咱們不需要理會他,只要稍稍擡高錢幣的價格,就能夠讓他的文章被忽略掉。”

王安石道:“可不行,他這分明就是挑釁,咱們必須回擊,否則的話,顯得咱們底氣不足。”

他氣惱蘇軾已久,這回非得給他一點教訓。

張斐無奈接過來一看,“王學士雖然反駁的有理有據,但如果是要針對蘇檢察長,這力度還不夠,打不到他的痛處。”

這力度還不夠?王安石虛心請教道:“你有何高策?”

張斐道:“蘇子由在陜西平步青雲,享譽西北,而相比起來,蘇先生就稍微差一點,但是河中府是最早大規模發鹽鈔的,而蘇子由選擇的應對之策,是履行檢察院的職責,捍衛百姓的權益,因為他知道紙幣有利有弊,而這就是兄弟二人的差距。

這就是如果真想傷害蘇先生的話……!”

王安石聽得毛骨悚然,“你這一招可真夠狠……精妙,很精妙,就這麽寫,咱們這回非得好好氣他一番,那廝嘴上從不饒人,這回可得好好教訓他一番”

許遵和許芷倩悄默默瞪了張斐一眼,你這也太毒了一點,人家蘇軾好歹也據理以爭,你竟然拿蘇轍出來說事。

掌握精髓的王安石,是迫不及待,就在張家,很快就寫了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一發布,蘇軾差點沒有氣暈過去啊!

首先,文章承認蘇軾說得一切弊端,其次,又講述河中府是如何成功的,從而分析官府應對紙幣的辦法,如何避免那些弊端。

最後,誇獎蘇轍,表示蘇轍非常清楚紙幣的利弊,鹽鈔在河中府的成功,蘇轍是功不可沒,也難怪蘇轍能夠享譽西北。

只字未提蘇軾。

但潛在的意思,兄弟二人同為檢察長,面對同一件事,為什麽差別這麽大。

或許這就是青樓檢察院的原因吧。

立法會。

富弼、文彥博還都有些同情蘇軾,這文章寫得確實夠毒,直接打到蘇軾的死穴上面。

蘇軾也不好去反駁,因為擋在前面的可是蘇轍啊!

蘇轍雖然在跟他的來信中,表達對紙幣的擔憂,但在河中府,並沒有堅決反對鹽鈔,只是對鹽鈔斤斤計較,一點疏漏,他都會找上門,要求官府整改。

唯獨司馬光還在落井下石,“唉……這張三也真是卑鄙,竟然拿子由說事,勝之不武啊!”

他這一說,大家都笑了。

因為蘇軾出了名的嘴毒,就愛諷刺他人,司馬光就經常被他諷刺,這必須落井下石。

蘇軾嘴硬道:“我說得紙幣,他說得是我,實乃本末倒置,算不得他贏。”

呂公著笑道:“你那篇文章一寫,馬家就立刻擡高錢幣的價值,如今拿錢幣去買家還利息,就是比拿絹布要便宜的多,這導致錢幣的價值再度上漲,錢荒進一步加劇,現在更多人在呼籲朝廷趕緊發放紙幣。”

蘇軾頓時抑郁了。

富弼笑道:“子瞻呀!你這回輸就輸在,你沒有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