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勢不可擋(第5/6頁)

為什麽那些警察這麽勇猛,打起來這些反賊來,都是不要命的,求得就是功勞,他們都知道,很多地方都還沒有警署,若是在揚州表現得好,以後很有可能升為警長,目前河北地區的很多警長,全都是京東東路升上來的。

這搞得京城權貴們情緒真是大起大落,其實不管是京東東路的吳天,還是揚州的過江龍,都有京城權貴們的影子。

他們在京城不好鬧,他們在鼓動地方上鬧事。

但沒有想到,竟是如此不堪一擊,據說這回,稅務司都還沒有出手。

這……。

是徹底抑郁啊!

反觀張斐他們,完全就沒有當回事,這都是在預計中的,現在他忙著發動輿論戰。

第一篇文章已經出爐,是直接點出,目前京畿地存在非常嚴重錢荒,並且還指出會帶來怎樣惡劣的後果。

要知道這篇文章,雖然是王安石寫得,但是內容是張斐想得,他看這錢荒的危害,肯定比王安石要清楚的多,當然,他還秉承著宣傳法,盡量往重了說,恨不得說得明天商鋪都得關門歇業。

因為就新聞而言,人人都鬥M,就愛看一些讓自己害怕的。

瞬間就將風頭搶了過來。

如今無人議法,人人都在議論錢荒的問題。

馬上,張斐又放出第二篇,暗示都是地主將錢幣收走了。

那些大地主首先就不幹了,馬上發表文章對噴,是朝廷用倉庫稅逼著我們賣糧食,逼著我們將錢幣賺走,好意思怪我們嗎?

但商人們不幹了,立刻就跟地主對噴起來,因為目前商業正處於膨脹期,剛好招了不少人,準備大幹一場,結果這時候來錢荒,確實是非常致命得。

他們確實面臨著破產危機,不敢怪朝廷,只能怪地主。

錢幣賺走不怪你,但你不拿出花,就是你的不對,你們地主現在買東西,也用絹布,不用錢幣。

地主也反駁道,大家都不用,又不是我們不用,憑什麽只怪我們。

張斐又發出第三篇,確實不能怪地主,要怪就怪三司,皇帝都已經批準再發一批稅幣救助商人,畢竟商人貢獻商稅,朝廷也不能放任不管,可為什麽三司遲遲不發,據說某位三司官員還在逛青樓,清閑得很啊。

有人帶頭起風,這地主和商人立刻達成和解,將矛盾直指三司。

都怪三司。

三司。

“王相公,下官如今終於知道,為什麽王相公會拿著自己的文章,讓張三來把關。”

被罵慘了的薛向,此時卻是無比開心。

罵得好!

罵得對!

他不知道,原來還能這麽宣傳的。

王安石嘆道:“關於宣傳這方面,其實我也較勁過,但事實證明,就是十個王安石也不是一個張三的對手啊!你趕緊去準備吧!”

……

立法會。

富弼、文彥博他們這一群老人加上蘇軾和範純仁兩個年輕人坐在院裏曬太陽,看報紙。

文彥博將報紙一合,直搖頭道:“這張三不當珥筆,當個騙子,也不愁混不到飯吃啊!”

呂公著呵呵笑道:“以前誰要提發紙幣,人人都是嗤之以鼻,甚至於怒罵,可這三篇文章下來,人人都認為朝廷發行紙幣,是在救助他們。呵呵,這真是不服不行啊!”

蘇軾嗤之以鼻道:“這也不算很高深的計謀,一眼就能夠看出張三的詭計,為什麽這麽多人信,真是令人不解。”

一旁的司馬光笑道:“蘇子瞻,你切莫這麽說,你去寫幾篇文章,看能不能扭轉這輿論。”

蘇軾立刻道:“君實相公可莫要激我,我不是沒得寫,而是怕耽誤朝廷的大計。”

司馬光呵呵道:“你寫,出事我擔著。”

蘇軾道:“一言為定。”

富弼稍顯責怪地瞧了眼司馬光,又道:“事已至此,你們就別節外生枝。”

司馬光只是笑了笑。

別得方面,他還會擔心,但是在這方面,他完全不擔憂,他和王安石都幹不過,還就不信蘇軾能夠幹得過。

範純仁突然道:“富公,張三的這三篇文字,對於紙幣的危害那是只字不提,這與騙人何異,我與子瞻留在這裏,就是為了這紙幣,我覺得有必要提醒眾人,紙幣對國家和百姓的危害。”

文彥博點點頭道:“純仁所言甚是有理,如果只是指出紙幣之害,也不算是破壞朝廷的政策。”

富弼嘆道:“隨便你們吧。”

蘇軾不禁暗喜。

他不服張三久矣,立刻就寫了一篇《論紙幣》發表在報刊上。

不得不說,這廝的見解真是言簡意賅,文章也得非常漂亮華麗,短短百余字,就道出紙幣的害處。

不但道出對百姓的危害,而且還道出對國家的危害,也就是容易發生擠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