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青樓特使”(第2/5頁)

過得少許,李四又回到店內,“三哥,衙內的人說,衙內已經走了。”

張斐詫異道:“他去哪呢?”

李四道:“說是去附近警署看看。”

張斐皺眉道:“有必要這麽著急嗎?”

說罷,他又瞄了眼四周的顧客,只見那些顧客見他看來,立刻將目光移開,神情卻頗為不屑。

李四又低下頭來,小聲在張斐耳邊道:“三哥,我方才出去時,聽到一些人在議論三哥你。”

張斐問道:“議論我什麽?”

李四道:“說三哥膽小如鼠,是懦夫,丟了咱大宋的臉面。”

張斐猛然反應過來,這曹棟棟為什麽不辭而別,不禁罵道:“這特麽真是好兄弟啊!”

同時立刻吩咐人去打聽,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

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上回的“烏龍”事件,在前些天已經傳到京城,這立刻引發軒然大波,彈劾張斐的官員,那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要知道他們之前舉薦張斐去,可就等著這一刻。

他們認為,正是因為張斐的臨陣脫逃,不但丟盡大宋的臉面,還導致出現誤會,差點引發兩國的戰爭,這必須要嚴懲。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的是,趙頊其實是知道具體緣由的,因為張斐用的人都是趙頊的人,而且張斐自己也寫信將此事告知趙頊,但問題是趙頊又不能將實情說出來。

可不能遼國知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所以,為了彰顯支持張斐的決心,趙頊直接將兩個彈劾張斐最積極的官員,給貶出京城,讓他們去外地當官。

這也是第一回,趙頊公然為保住張斐,貶黜彈劾他的官員。

但是這一舉動,立刻遭受到宰相們的質疑,因為從表面上來看,人家說得也沒錯,你代表著國家去談判,結果人家兵馬都侵入國界,你不據理以爭也就罷了,竟然還直接開溜,而且還躲在太原的青樓裏面,這怎麽也說不過去吧。你皇帝不給一個解釋,就責罰那些官員,這也太不公平啊!

不過趙頊向他們保證,等張斐回來,會給政事堂一個具體的答復。

雖然趙頊在上面壓住了,但是這事已經在民間傳開,那些權貴,以及部分反對張斐的士大夫們是煽風點火,添油加醋,導致此事立刻在各地發酵。

這宋朝廷向來是比較軟弱的,關於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但是宋人的國家民族情感,卻又是非常強的,尤其是那些年輕的讀書人,他們是非常痛恨那種賣國求榮的行為。

趙頊為什麽要宣揚武功,就是因為他是在這個受壓迫的環境中長大的,內心感覺非常屈辱。

故此,他才有如此強烈的渴望,一定要打出去,最終他的死,也是因為兵敗西夏。

百姓們也是如此啊!

對於張斐的這種行為,是深深鄙視。

故此,宋朝的外交官是最不好當的,因為統治階層要隱忍,但是民間對這種事非常敏感,要是幹不好,必然會影響自己的名譽。

這也是許遵最為擔心的情況。

如今京城內外,百姓無不在罵張斐,是個懦夫,鼠輩,就會在庭上欺負自己人,遇到外人,屁都不敢放一個。

並且還送他一個外號,青樓特使。

張斐現在也是百口莫辯,只能繼續趕路,回到京城的當日,剛剛入城,都還沒有回家,就被趙頊召入宮中。

來到垂拱殿,只見裏面除趙頊外,還坐著韓琦、富弼、王安石、文彥博、司馬光幾位樞要大臣。

從這個陣容來看,這絕對算是大宋最高級會議,就連薛向、呂公著都沒有資格參與。

首先,當然是張斐回答文彥博他們的心中的困惑,也就是他當時為什麽要開溜。

這跟國內的權力鬥爭不一樣,此事要是解釋不清楚的話,這道坎是肯定過不去的。

文彥博開口道:“所以,你選擇去太原,是想試探北朝是否真有意圖與我國開戰。”

張斐點點頭,道:“因為我在離開前,曾聽到韓相公有關北朝的一些言論,也就是兩朝百姓都比較厭倦戰爭。

但是究竟遼國有無與我國開戰的意圖,當時誰也無法確定。

當他們選擇以兵馬壓境,給予我方壓力時,我就將計就計,選擇以柔克剛,在榷場制造恐慌,試探一下他們的意圖。”

司馬光道:“可你知不知道,這是非常危險,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弄巧成拙。”

張斐道:“是他們先挑起事端的,而我只是選擇逃避,無論怎麽樣,這責任都應該算在他們頭上,所以這是一次非常安全的試探。除非他們是鐵了心要與我們開戰,那無論我是走,還是留,他們都會出兵的。

而試探的結果,就是北朝此時沒有意圖與我們開戰,因為他們的權貴,都是毫無準備,還紛紛指責他們的南院大王。且遼國國內的百姓,也正如韓相公所言,厭戰情緒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