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義薄雲天”

關於這場高級別的會議,其實是趙頊和張斐事先就竄通好的,其目的就是要稍稍修改王安石當初定下的戰略方針。

王安石的戰略方針,其實就是用外事來推動內政進行改革。

正是因為我們常年受到欺負,我們才應該發憤圖強,富國強兵。

那麽倒推的話,富國強兵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疆擴土,故此王安石必須要積極籌備對西夏的戰爭。

如果不走這一步,大家就會很迷茫,我們幹這些活到底是為什麽?

當然,這指的就只是西夏,不包括遼國在內。

自太宗兵敗以後,到目前為止,宋朝從上至下,對於遼國就只有一個戰略,就是和平戰略。

盡量維持友好。

韓琦給趙頊的建議,盡量維持兩國友好,然後加強防備。

言下之意,維持友好是符合我們的利益,但是也得防止對方來打你。

而整件事中,態度最為強硬的是文彥博,但他的意思是,你不能寄望於遼國不打你,只有當你擁有足夠的實力,他才不會打你。

故此,他認為不應該拆除防禦工事,還應該加強。但他的潛在意思,不是要跟遼國撕破臉,而是用實力來止戰。

其實他跟韓琦的理念是相同的,只不過韓琦姿態要更加柔和,而他是比較強硬的。

而在歷史上,趙頊跟王安石的戰略其實是高度相似,哪怕後來王安石離開朝堂,趙頊也是繼續沿著王安石的戰略在走,只不過最後還是輸了。

但是由於張斐的出現,以及公檢法的成功,使得趙頊更偏向張斐的戰略方針。

就是將內政和外事分開來算,不再進行綁定。

雖然主修內政的目的,還是為求開疆擴土,但二者不再具有因果關系,開疆擴土,只不過是改革變法其中一個目的,那就沒有必要拿著拓邊成功,來給予改革變法的合法性。

這場會議的目的,就是趙頊要借張斐,來宣布以內政為主的戰略。

但君臣二人,只是用書信來溝通,趙頊並沒有事先單獨與張斐見面,然後再進行這場會議,原本是應該這麽做的。

只是由於一些不利於張斐的輿論,趙頊為求能夠服眾,是第一時間就召開這場會議。

因為先前很多例子,這外交大臣和皇帝都有私下勾當,如果趙頊先單獨見張斐,那又會引發很多人猜忌。

不過君臣二人肯定是要單獨見面,談談這次的外交過程。

在第二日,趙頊就派人去秘密宣張斐入宮。

而李豹也早在馬車上等候。

“現在外面的情況怎麽樣?”

上得馬車,張斐便向李豹問道。

“非常不妙。”

李豹搖搖頭,如實道:“上回的倉庫稅,三郎真是將人都給得罪了,故此這回他們也都是落井下石,不斷在坊間制造輿論,抨擊三郎你,軟弱無能,賣國求榮。

關鍵三郎你身在太原青樓的消息,已經被證實,再加上以前一些出使官員的懦弱之舉,導致百姓都相信他們的指責。

這得趕緊想辦法解決,否則的話,勢必會影響到三郎的仕途。”

張斐點點頭道:“我已經有應對之策。”

李豹忙問道:“三郎打算如何應對?”

張斐道:“你密切關注一人。”

“誰?”

“曹棟棟。”

“啊?”

李豹是疑惑地看著張斐。

張斐道:“當時的情況,曹棟棟是要出兵應戰的,是我將曹棟棟給騙去太原的。而那廝回來得知大家都在抨擊我,便立刻與我分開,他可是非常看重他們老曹家的名譽,所以這廝肯定會大肆宣揚,然後將責任全部推給我。”

李豹聽得更是一頭霧水,如果曹棟棟這麽幹,那人家說得也都是事實啊!

這對你更加不利啊!

“我……我不是很明白。”李豹困惑地搖搖頭。

張斐笑道:“其實朝中絕大多數官員,包括坊間的士大夫,都是主張對遼友好,那麽當這些人得知衙內當時要出兵應戰,卻被我給騙去太原。那麽他們會怎麽想?”

李豹問道:“會怎麽想?”

張斐沒好氣道:“他們就會認為,我是在以大局為重,避免與遼國發生直接沖突,故而才選擇將曹棟棟帶走。”

李豹道:“他們抨擊你,那純粹是屬於私人恩怨。”

言下之意,他們不會從大局來看。

“我知道。”

張斐點點頭道:“但是衙內為了自證清白,他在宣揚的過程中,一定是主張對遼強硬,而目前是一個敏感時刻,百姓們也處於憤怒之中,如果真的激發百姓對遼的怨恨,這會令那些人感到害怕。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人,只需要稍稍暗示一下,表示我只是擔心衙內會意氣用事,故而才帶著他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