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破產法案(第5/5頁)

這弄得司馬光這個原創都愣住了,我是這麽個意思嗎?

可見他沒有見識過互聯網,你想表達什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多人是怎麽理解的。

張斐又道:“法制之法恰恰是保障這一句話,也就是保障公家和民間的基本權益。”

趙頊點點頭,“此話在理啊!”

司馬光說這句話,就防著官府收刮民間財富,法制之法的確是能夠保障。

張斐道:“而王學士的那番話,也沒有錯,只不過說得是將來,而非是現在,這是需要時日的,而法制之法恰恰也保障了這一番話,可以給予他時日去證明,能否做到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因為法制之法確保新政不能隨意加賦,而這個判例就是最好的證明。”

王安石聽得都樂了,“這臭小子還真是能說啊。”

一身酸味的蘇軾也是頻頻點頭,他與蘇轍對這一點是非常認同,這也是他們加入公檢法的原因,他們反對王安石,就是認為王安石在說謊,他就做不到條例所規定的的,搞了半天,肯定還是變著法要去剝削百姓,將民間財富,全部搬到公家去。

公檢法恰恰就是阻止王安石這麽幹,迫使王安石必須是“資之天地,富天下”,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張斐道:“這普通人都尚且希望越過越好,皇帝當然也希望國家變得越發富強,此乃人性也,也是皇帝的天命所在。”

趙頊是笑著直點頭,“妙啊!妙啊!張庭長這一番話,還真是幫朕解惑了。”

“官家過獎了。”

張斐拱手一禮,又道:“可見法制之法是既可以保障當下公家和民間的財富處於平衡,又可以滿足皇帝對於未來的憧憬,大膽用人。

尤其是這個判例,是能夠將庸官奸臣擋在門前,因為投機取巧的機會變少了,讓他們不能隨意盤剝百姓,蒙蔽聖上,讓能臣在皇帝前面,盡顯本事。

從這一點來看,法制之法並非是要損害所有官員的權益,而是損害庸官的權益,但同時又捍衛正直、有才幹官員的權益。”

這一番話下來,場內是一片寂靜。

誰反對,誰是庸官?

你TM真會說啊!

革新派那邊,如王安石、曾布這些能臣幹吏,都覺得聽著好像還不錯,這不就是我們革新派的理念嗎。

搞笑的是,保守派的官員也都認為,這不也是我們的理念嗎?保障民間財富不流入公家。

然而,大多數反對派則是抑郁了,你們這麽搞,就有些過分了呀!

我們是被賣了嗎?

豈有此理!

“由此可見。”

張斐突然回到桌前,“我在河中府的判決,是徹底貫徹法制之法的理念,也絕非是特例,或者說因人而異,即便是最惡劣得情況下,只要堅持法制之法的理念,依然能夠保障各方的基本權益。故此,我非常希望立法會通過我的判例。”

正聽得入迷的富弼,突然擡起頭來,看向張斐,小子,不對呀!你說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壓力全在我身上了。

這時,張斐剛好看向富弼,“富公,我說完了。”

富弼從他眼中,看到一絲報復的目光,暗罵,這個小珥筆,真是睚眥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