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開年第一課(第5/5頁)

“……!”

回答他的是一片沉默,包括四小金剛也是茫然地望著張斐。

張斐又看向那些士大夫。

不少士大夫選擇躲閃,也有些士大夫鼓著眼看著張斐,我又不是你的學生,你看我們作甚?有能耐咱們開一場辯論大會。

張斐等了好一會兒,才道:“假設一個好漢,得知一個農戶被一個大地主用誘騙的手段,簽下一份高利貸契約,逼得農戶是賣妻賣兒,於是這個好漢鋤強扶弱,殺得這個大地主,並且將這大地主的財富,全部散於被大地主剝削的百姓,這個好漢違不違法?”

葉祖恰道:“當然違法!”

張斐聲色並茂道:“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完全符合儒家道德觀,鋤強扶弱,樂善好施,完美無缺。”

“但是殺人了,如果不是自衛,那就是違法。”蔡卞回答道。

上官均也補充道:“大地主雖然有罪,但若依法,是罪不至死。”

“你們認為了?”

張斐又向其他人問道。

其余人還是有些呆,不太敢貿然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窗外有人嚷嚷道:“就算違法,那也得法外開恩,這位好漢做的可是大善事。”

“就是,就是。”

張斐瞧了眼窗外,微微一笑,又問道:“假設這個好漢不違法,那麽我們還需要律法嗎?”

大家齊齊搖頭。

“為什麽?”

“因為……因為大家都可以殺人來除惡,司法就沒用了。”上官均回答道。

“人人殺人除惡,這不好嗎?”

“可誰能保證他殺得就一定是惡人。”

“回得非常好。”

張斐又問道:“那你們現在認為這好漢違不違法?”

“違法。”

大家齊齊回答道。

“當然違法。”

張斐道:“如果不違法的話,人人皆可殺人,只要他認為自己是在揚善懲惡就行,但這是一種什麽意識?”

教室裏面又是鴉雀無聲。

張斐頭疼地搓了搓額頭,“是我的問題太難了嗎?”

蔡京突然道:“是個人意識。”

“不錯,這是一種個人意識。”張斐道:“法是源於什麽?”

“共識!”

這回大家都反應過來了。

要命啊!

片刻功夫,不少學生就已經滿頭大汗,要沒有四位老師在前面頂著,他們肯定吃不消。

葉祖恰看在眼裏,心想,你們是幸福的。

當初可沒有人擋在我們前面,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是痛苦並著快樂。

“這就是問題所在。”

說到這裏,張斐突然瞧了眼四小金剛,然後向一眾學生道:“你們的四位小老師,就常常犯這種錯誤,非常容易受到自己善惡觀影響對案件的看法,這就是典型的以水來為主。

水是什麽形狀,裝在什麽容器裏面,就是什麽形狀,如果瓶子是可以換的,那就是可仍由自己想象,只要無愧於心就行,可是這比方才那位揚善懲惡的好漢還可怕,因為他們可是主審官,是可以合法殺人的。”

四小金剛不但沒有羞愧,反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張斐又問道:“你們現在認為,是瓶子重要,還是水重要?”

“瓶子。”

大家立刻回答道。

張斐揚起那個與木板上一樣的瓶子來,“記住了,法制之法強調的就是這個瓶子,是不能變的規則,而不是裏面的水,好人違法與壞人違法,都應該受到相應懲罰,雖說懲罰大小是可以酌情考量,但也是根據案情緣由來看,而不是看他是好人,還是壞人,違法就是違法,這是不容商量的。

你們一定要記住一點,對於一個主審官,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個專業的主審官,是要將自己的道德觀裝入這瓶子內,而不是用自己的道德觀去塑造這個瓶子,因為那只是你個人的看法,而不是天下人的看法,更加不是法制之法,因為法制之法強調的是共識,共識是客觀存在的,這是不容個人去想象,去主觀判斷的,一旦你們根據個人善惡觀去判案,可能救得一個好人,但也許會害了成千上萬的人。這是一個主審官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