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第2/3頁)

“歧義!”

張斐道:“禦史台的奏章也沒有說我這句話是錯的,而是說會否引發歧義,從而推論我這人心術不正,意圖謀反。

我也知道孟子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但我們要爭論的是,這句話會否引發歧義,如果說有一個農夫看到這句話,立刻認為他才是老大,君主只是在他之下,孟子是否有罪,他的言論是否要刪除?”

“你大……大膽。”

蔣之奇立刻向趙頊拱手道:“官家,此人欺君罔上,罪無可赦,還請官家立刻降罪此人。”

不少人也面露慍色,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這小子怎敢如此?

要知道自唐中到元初,就是孟子成聖之路,雖然後來朱元璋想將孟子壓下去,但也沒有壓下去,而如今孟子的思想正在蓬勃發展,盎然向上。

這裏面有大部分人都是孟子的教徒。

如富弼、呂公著等人。

趙頊點點頭道:“朕聽著的,待會自不會饒他,但是朕也希望他能夠輸得心服口服。”

言下之意,你先辯過他再說。

你們這麽多老夫子在此,爭不過一個黃口小兒,還請朕幫忙,都不要臉了麽?

還真是如此,蔣之奇這句話,頓時贏得學生們的鄙視。

彭思言立刻站出來道:“誰說我們認同你這一句話,舍生取義,便是孟子所言,而你強調的是利益,此與孟子的思想是背道而馳。”

“關於法制之法的義與利,上堂課我已經論述過。”

張斐一笑,又道:“但是彭禦史說得是與孟子此言背道而馳,上堂課確實沒有明確談論這一點,而孟子這句話指得君民關系,那我們就看看,是否真的背道而馳。”

說著,他退回到木板前,手往上一比,“你們認為這兩句話有關系嗎?”

學生們搖搖頭。

“沒有?”張斐問道。

你又來了!

學生們又蒙了。

他們最怕張斐問這種問題。

“想給你們一個表現的機會就這麽難嗎?”

張斐是哀其不爭地看著他們。

蔡京心想,哪回是給表現了,全都是給難堪。

張斐無奈地搖頭一嘆,又道:“跟以前一樣,我們來推論一下,兩句話是否有關系,如果有,又是怎樣的關系。”

說著,他閉著眼,輕輕捏著額頭,問道:“方才蔣禦史說,孟子這句話意在規勸君主,要寬厚待民,施以恩惠,是不是對的?”

“是。”

學生們齊聲答道。

這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

“法制之法呢?”

“捍衛個人正當權益。”

“嗯。”

張斐點點頭道:“很不錯,都還記得。”頓了下,他又問道:“怎麽捍衛?”

蔡卞答道:“用法律捍衛。”

張斐繼續問道:“《宋刑統》是否做到這一點?”

“沒有。”

學生們齊齊搖頭。

不少第一回來上課大臣頓時一臉懵逼。

沒有?

你們在說什麽?

但他們又見富弼、文彥博他們都沒有做聲,包括嚴復在內,故此他們也不敢輕易開口。

“為什麽?”張斐繼續問道。

“因為《宋刑統》是以刑罰為主,而缺乏保護,法制之法與之不同之處,就是多了保護、維護個人權益的思想,在法制之法下,許多律例都不應以刑罰終結。”

“非常好!”

張斐快速走到木板前,“這是上堂課最為主要的內容,法制之法與宋刑統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法制之法基於保護、維護,即便是懲罰,也是為了保護和維護個人正當權益。

那麽問題來了,怎麽做到這一步?”

“修法。”

葉祖恰回答道。

張斐問道:“你說修就修啊!”

葉祖恰搖頭道:“學生可沒這權力。”

“誰來決定?”

“官家。”

“如果官家決定要修,是出於什麽目的?”張斐問道。

葉祖恰道:“保護和維護國家的安定和百姓的個人權益。”

“除官家之外,還有其他人能決定嗎?”

“沒有!”

大家連連搖頭。

“我想也是。”

張斐點點頭,睜開眼來,道:“那這個邏輯就變得非常清晰。法制之法的理念,主要是捍衛個人正當權益。

這只是一個理念,而普天下之,唯有君主可以將這個理念貫徹到政策中,如果君主這麽做,那麽就變成君主利用法制之法保護、捍衛自己百姓的正當權益。

對不對?”

學生們是頻頻點頭。

張斐又將手比在木板上,“再看看這兩句話,有何關系?”

“如此說來,兩句話都是體現仁政思想,差不多。”

“什麽差不多,你們都在想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