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滲透(第2/4頁)

那時候的司馬光完全將自己局限於一個非常狹隘的空間內。

後來蔡京反攻倒算,又立元祐黨人碑,將司馬光、文彥博、蘇軾等一幹人全部打成奸臣。

要知道蘇軾後來還強烈建議保留新法中許多優秀的法律。

所以,如果根據黨爭論來說,保守派打死也不會這麽幹,而且是要找各種反對、阻擾。

而競賽就是你這麽幹,那我也這麽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咱們比比誰更吸引人才。

雖然司馬光、王安石眼中只有競賽、教育、人才,並沒有太在乎經費問題,但是此事的起因到底是因為張斐。

這錢還是要捐的。

當然,張斐也樂意非常捐這錢,只不過這慈善基金會並非他一個人的。

白礬樓。

慈善基金會總部。

今日主要捐助人皆已到齊。

他們來此就是商量獎學金一事。

但是他們坐在這裏,總覺得有些怪異。

咱們一群商販,坐在這裏,談論國子監的事。

這……

在以前真是無法想象的。

周延突然嘆了口氣:“我還真是頭回知道,原來做善事是這麽不容易,咱們就一群商人,拿點錢出來救濟窮人就行了,摻和什麽國子監的事,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不少商人紛紛點頭符合。

這事他們都覺得很冤,讓他們選擇,他們絕不會答應的,他們也都是等這事爆出來之後才知曉的,當然大家都很慌。

直到今日,大家仍對此有些不滿。

只不過後來又有兩個大財主,捐助一筆錢進來,支持捐助國子監,這才減輕他們心中的怨氣。

一個大腹便便的商人就道:“話也不能這麽說,那些學生,將來都有機會入朝為官,咱們在他們最艱難的時候,給予捐助,此份恩情,必有回報,不求他們額外照顧咱們,但求他們不針對咱們就行,我倒覺得這一筆捐助非常劃算。”

這商人不是別人,正是春風十裏的掌櫃,古一元。

谷濟雖然已經離京,但是他離京前辦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捐助三十頃土地到慈善基金會,並且讓古一元來做代表。

他們家還是希望擴張慈善基金會在朝中的影響,以便於將來讓谷濟重回東京汴梁。

而古一元的這一番話,同樣也得一些商人的認同。

反正這錢不捐也得捐,捐給窮人,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毫無價值,就不如捐給官員,十個裏面,只有一個願意給他們回報,那都值了。

馬天豪大咧咧道:“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咱們不如想想,如何將這事做好,如此對我們才最有利。”

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向張斐。

如這種事,他們可不敢擅自做主,既然主意是張斐出得,就還是得以張斐為主。

張斐笑道:“相信諸位也聽說最近算學館和律學館的一些改變。”

眾人稍稍點頭。

“這種改變,更利於我們慈善基金會的捐助。”

張斐道:“因為其中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不管律學館,還是算學館,都將針對庶民招生,眾所周知,以前國子監的學生,多半都是恩蔭子弟,國子監對他們會有食住方面的照顧,但是許多庶民學生都是出身貧寒。

這會使得我們慈善基金會的捐助,變得更加有意義。我的想法是,根據算學館、律學館的考試評分來做標準,目前我打算從三舍中各取十名家境貧寒,且成績優異者,每年給予二十貫生活補貼,十人每年就是二百貫。三年之後,每年的支出將會達到六百貫。”

根據王安石的制度,第一年只會設一舍,考試合格者,才會上升,到時大宋慈善基金會,就會根據這次考試的成績,以及綜合表現,評選出十位學生。

陳懋遷擔憂道:“聽說算學館取生將會達到兩千名,咱們就捐助十人,國子監會不會不滿?”

這種事最擔心的就是好心做壞事。

別錢給了,未能討到好。

張斐道:“標準是設在兩千人,但是這頭一年肯定招不了這麽多人,我的預算是,頭一年捐助國子監一共是六百貫,第二年達到一千貫,第三年達到一千四百貫。之後我們會根據我們慈善基金會的收益,再做評估,慈善嗎,當量力而行。”

黃燦擔憂道:“這種事要能夠量力而行就好了。”

這是捐給朝廷,不是捐給百姓,多半是只能增多,而不能減少。

張斐呵呵道:“我倒是希望別量力而行。”

“此話怎講?”黃燦立刻問道。

張斐嘆道:“三年之後,若要量力而行,咱們不得捐給幾千貫進去,還是低調一點的好啊!”

“哈哈……!”

眾人一陣大笑。

馬天豪突然問道:“對了!到時該如何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