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8/9頁)

淩羽道:“什麽?”

裴明淮道:“我想知道,到底孔周三劍是個什麽來歷?”

淩羽沉默半晌,方道:“你既然師從那老道士,你就應該很明白,孔周三劍從來都不是劍。”

裴明淮不耐煩地道:“我知道孔周三劍是道非劍,可是,如今這三把劍,是真真實實有的。”

淩羽道:“有又如何?”

裴明淮一怔,道:“若有這三把劍,便能……”

淩羽打斷他,道:“我都說了,世間本不該有這三把劍,你怎麽還不明白?不管是鳳鳴龍吟,還是孔周三劍,都只是徒具其名罷了,簫就是簫,笙就是笙,劍就是劍,除此之外什麽用都沒有。況且,不管是藏金還是九鼎,都只能引起無盡的麻煩,不如永不現世的好。你跟著老道士學那麽久,這還不明白嗎?”

裴明淮笑道:“明白是明白,可聖意難違。”忽然一怔,道,“你方才說什麽?笙就是笙?哪來的笙?”

淩羽道:“碧玉笙,赤玉簫,都於練禦寇訣不可或缺。師姊昔年跟師兄鬧翻了,一怒之下帶了碧玉笙走。”

裴明淮奇道:“龍吟是笙?我一直以為,龍吟是張琴呢。”

淩羽道:“弄玉吹笙,自然是笙。”又道,“孔周三劍非凡品,也不知究竟用的什麽東西煉成的,只知道是一種天上掉下來的石頭。我用了那麽久,也不知道。只是若透體而過,傷口會比尋常刀劍小很多就是了。尤其是含光最短,劍身也最窄,若是我來使含光,你連傷口都怕找不到。

裴明淮道:“本是你的劍,現在為什麽都不在你手裏?”

“霄練早已落在別人手裏,含光給了我師姊。”淩羽道,“承影一直在我師兄處,後來想必是給了他的傳人。”

裴明淮道:“我見過你師姊。”

淩羽哦了一聲,道:“她怎麽樣了?”

“她死了。”裴明淮道,“還不就是因為練那禦寇訣。”

淩羽嘆了口氣,臉上頗有傷感之意。“我早就告訴過她了,叫她別練,她偏不聽。唉,她想必死的時候很……很慘,是不是?”

“那倒……倒也算不上吧。”裴明淮忽然心裏一動,兩眼盯著淩羽不放。見他神色怪異,淩羽奇道:“你這麽看著我,怎麽啦?”

“她……她練功要處女精血,難不成練這個非得……”裴明淮問道。淩羽歪著頭看他,笑道:“是啊,不過師姊要的是年輕女子的精血,我要的是年青英俊的男子精血!”說罷湊到裴明淮頸邊,道,“信不信我現在就咬斷你脖子?哎喲,今兒個我也能殺生了哦!”

見裴明淮盯著自己看,淩羽笑得都喘不過氣了,道:“你怎麽這麽笨!怎麽可能!禦寇訣是最上乘也最高深的道家功夫,哪能走這樣的邪路呢!”朝窗外看了看,臉色一黯,也不笑了,道,“你答應我的,帶我去看那個姊姊,我不是都答了麽?”

裴明淮無奈,只得將淩羽一把自半空裏抓了下來,道:“你這輕功還真是厲害。”一把他接到手裏就嚇了一跳,道,“你怎麽這麽輕?”

孟蝶是說過淩羽特別輕,但裴明淮怎麽也沒想到,會輕到這個地步,跟片羽毛似的。只聽淩羽得意洋洋地道:“沒讀過《列子》麽?”

裴明淮喃喃地道:“心凝神釋,骨肉都融?……”抱了淩羽,一直走到江邊,把他放在地上,道,“她被你騙得不輕,昨晚還叮囑我們一定救你。”

淩羽低頭看著孟蝶的臉,低聲道:“我沒想騙她啊。是誰殺了她?”

裴明淮冷冷地道:“怎麽,你還想替她報仇麽?”

“她待我很好,我雖不必她救,但心裏總是謝她得很的。”淩羽道,“若是知道誰殺了她,我一定殺了那個人。”

裴明淮又道:“你說霄練早已落在別人手裏,誰?”

淩羽回頭去看那茫茫江水,此時霧已漸漸散去,裴明淮見那水裏的桃花花瓣比昨日更多了。只是這景象卻全無陶潛筆下的幽美之意,鎖龍峽暗流洶湧,漩渦極多,花瓣就被那些漩渦扯著卷了下去,裴明淮只覺詭異。只聽淩羽緩緩地道:“古之今之為鬼,非他也,有天鬼。”

本章知識點

華陰公主是何許人?

這一章裏面,景風提到“華陰公主的例”。華陰公主是北魏太宗明元帝的姊姊,扶助他登基(明元帝登基也比較鬧騰),也一直在朝政上幹預度比較強,明元帝曾經有意遷都鄴都(不是後來孝文遷都洛陽!),華陰公主就是極力推動的一個,雖然最後沒成。

拓跋氏以部落氏族形式直接躍到封建制,在孝文改制前母系遺風算是比較濃的,沒什麽女子不能幹政的說法,屬於“你行你就上啊”的情況。華陰公主過世後在太宗廟後給她另修宗廟配饗,絕對屬於殊榮。另外一個比較突出的例子就是太武帝給母親密皇後在鄴都建宗廟配饗,拿普遍的觀念看簡直不可思議,所以最後是孝文帝把廟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