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學堂

這消息一被放出來,無異於往裕州整個文人圈子裏投放了一枚大/炸/彈,瞬間引起軒然大波。

原本新橋的成功修建,就使得安南縣近些時日聲名大噪。如今又因衙門放出求才這事,茶肆酒館等文人墨客們素來比較喜愛的去處,便到處可見有人在談論這事。

時人看重品德,故文人們也格外注重名節。如韓徹這般願意捧著有才學的人的行為,文人們幾乎都秉持著極高的贊賞態度。

再想到新橋修建好後,從府城通往安南縣城,耗費時日也不過一天。這還是因為兩地橋梁修建處都在較為遠離城鎮的地方。若單只是算從兩地最短距離的話,一天可往來好幾個來回。

於是,一些文人便試著約伴一同來安南遊玩小住。

新修建起來的石橋雖不算是特別的寬敞,但也能容納得了兩台牛車並排行走。但在行駛完石橋,進入安南地界後,這些文人們發現,安南這地方的官道竟然比他們府城的官道修建得還要寬敞平整。

眼下又正值農歷七月,牛車緩慢行駛在這樣的官道上,讓人覺得分外舒服。沿途還瞧見不少荷田或稻田,還有忙碌的農戶們正在地裏辛勤勞作。這對於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的這群文人們來講,眼前這般場景,不禁讓他們興致勃勃的想要吟詩作畫。

等到這些文人一路晃晃悠悠的來到安南縣城城門處,剛把身份戶籍一拿出來,立即便被守城衙役用著分外熱情的態度,領到事先替他們預留出來的客舍入住。

知曉時下文人們極為在乎態度,韓徹早在之前給各村招聘夫子時,便特意派遣人去跟府城那邊來的商戶打探城中有學之士。並對接收回來的信息,安排人造冊登記。

古代沒有發達的網絡,也做不了更為詳細的身份查詢和登記,因此這事聽起來好像很繁瑣。但實際上古代考取秀才的難度,比之現代人考大學更為艱難許多。而如裕州這般下等府州,目前一整個府州所登記在冊的總人口數才九萬出頭。

其中擁有秀才功名的,僅為兩百六十七人。

因此自從放出求賢消息後,韓徹便如最初接待那些沉水香商隊一般,在城門處便做起了安排。

另外韓徹再從租佃出去的客舍裏面收回緊鄰在一起的兩間,命人裏裏外外重新做了一番修整,再置備了些人手,專門用來接待這些文人。

文人們對於安南縣給出來的招待,普遍來說還是很滿意的。

房屋打掃的幹凈,一日三餐會按時在客舍大堂裏供應。菜肴燒制方面雖比不得專門的食鋪,但整體味道也還算不錯的。

種類也挺多的,每一樣都拿幹凈的大陶盆裝著,由他們隨意挑選。

在其他的生活方面,如有臟衣物需要換洗,也只需花費少許的銀錢,交付給客舍裏做事的人去漿洗。

因著入住的都是相對有些學識的文人,他們還可以白日約伴一起在安南縣城遊玩。待到晚上,外面宵禁不讓隨意走動,大家還可以在客舍大堂裏作伴,探討學問和一些時事。

客舍大堂整夜都會有人在值班,若有事情的話,他們隨時也都能找到人幫忙解決。

如此一來,時間便感覺過得飛快。

這日,有一文人從房間出來,坐在大堂把朝食食用完,客舍值班的人便笑著走來詢問:“郎君昨晚可休息好了?”

“多謝,休息的不錯。”文人也微笑著禮貌作答。

“郎君這些時日在安南遊玩得可還滿意?”對方又問。

“甚為滿意。”文人終於反應過來,原來一月之期已到。

但不得不說,這些時日在安南的居住是讓他滿意的。在這裏,完全不用在吃食操心還只是一方面,最要緊的是難得和這麽多同樣有學識的人一起暢玩交談作伴。

這跟過去在學堂裏求學時的還不同,那時候一心為著求學,在這裏既是為著遊玩的目的而來,自然便少了那份緊迫和壓力。

“既如此,郎君可願意在我安南常住?若是願意的話,我可帶郎君去新住宿瞧看。”對方又笑著這般說道。

但別看文人對這一個月在安南的遊玩體驗感到滿意,可真要他常住安南,就不是那麽輕易便會答應的事。

因為安南有規定,凡選擇常住者,至少得保證在所分房屋裏居住滿一年,無故不得讓房屋長時間空置,也不得將房屋租借給其他人居住。

若違約,便需得按安南房屋租佃的市價三倍做賠。另外這一年內每月從衙門領取到的銀錢,也需得全數返還。

時下讀書人確實普遍都要比一般平民百姓家境好,但並不是說他們就富裕到完全不差錢的地步。尤其是被這份消息吸引而來的大多數文人,家境都只能算一般。

三倍的違約金便足以嚇退不少心智不堅定,或一心只圖便宜的那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