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造橋

唐刺史今年已經四十五,年紀其實並不算小了。尤其是按照時下朝廷慣例,若他還不能盡快回京升遷,這輩子的仕途便基本止步於此。

本來唐刺史也熄滅掉這份心了,結果誰能想到,那位韓狀元郎被流放發配到他轄下的安南縣任職。這幾年韓徹在民生經濟上的卓越表現,也讓他這位直系上司跟著在老皇帝面前露了臉,得了些贊賞。

所以比起韓徹,唐刺史對政績的需求更緊迫。

韓徹還在文書裏對新橋修建計劃,做了細致的匯報。

唐刺史實在是心動,但修橋耗費銀錢數目不小,那處江河裏的水流湍急又常受海潮影響,不論何種材質,每每修建不多久,便會被沖垮。

思來想去,唐刺史決定先慎重的去請了不少建築方面的能工巧匠,把這份新橋修建計劃拿給這些人分析。

工匠們挨在一起,邊看邊做一番商討,之後才謹慎的回復唐刺史:“若將橋墩做成船型,確實有利於分散湍急的河流或海潮的沖擊。生蠔長於礁石上,又需得人持尖刀,用力才能將其撬下。”

“那按你們所說,這橋能造?”唐刺史眼睛一亮。

然這等大事,工匠們哪敢輕易作保,便又道這生蠔造橋的法子在理論上是能行的,但還未曾有人試過。最終實際效果能如何,他們也無法預估。

唐刺史只得又去找心腹商議,還嘆氣道:“橋我是想修建的,若此橋真能成,安南和府城相連,往來便甚為便利!”

交通一便利,到時候往來兩地的商賈更多,好的又何止是安南,府城的經濟同樣也被帶動起來。

唐刺史想要升遷,對修建新橋動心。那麽跟他利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心腹,又如何能不動心?

心腹這時便道:“那位韓狀元郎不是還言道,修建新橋,安南可出修建三成?大人,想來他定是對此事有足夠的把握。”

唐刺史聞言,心頭一動。

他都差點忘記,韓徹還在文書上還曾寫到,此次修橋,安南那邊願意修建三成。只為橋梁能更早修建好,方便兩地百姓的生活往來。

這占據的三成的修橋比例足以向人證明,韓徹對修建新橋的信心。

想到這,唐刺史心中頓時松快起來,言道:“韓徹大才啊!”

如今的安南對於整個裕州來講,已經是轄下稅收繳納僅次於府城的縣城。倒並不是說安南比其它縣城富裕多少,主要是它發展迅速又均衡。

在韓徹帶領全縣農戶栽種經濟作物,教授農戶們制作暢銷農產品,幫助他們做前期的推廣和解決售賣渠道。農戶們的農產品的大暢銷,引來全國各地的商戶,又使得城中商戶和百姓也跟著受益起來。

再有收編流民和土著們,使得安南人口在這兩年,更是直接增長一倍有余。

安南又受裕州管轄,不論是在戶籍和人口增長,還是各種稅收,以及墾殖土地等方面,韓徹都是需要給唐刺史做文書匯報的。

所以安南府庫充實程度,唐刺史是能計算出個大概的。

當然,唐刺史也知曉安南這兩年府庫的稅銀掙得是多,但同樣的,韓徹花出去的也多。

去年他大修官道,今年又來修橋。而這三成修橋的比例,怕是安南府庫裏的那點稅銀又得被耗個幹凈。

對於韓徹都有勇氣敢把府庫的銀錢全拿出來造橋,唐刺史便也越發覺得自己沒什麽好再顧慮的了。

數日之後,由府城派遣而來的幾名建築工匠便抵達安南,他們都是來安南跟韓徹做新橋修建的學習。

畢竟有關於新橋梁的具體修建,是韓徹做的細致規劃。

對於這群工匠們來說,這次的到來,簡直是打開了他們的新世界大門。要知道過去在那條江河修建橋梁,因江河寬大,又受入海口的水流湍急影響,對於時人來講,修建難度是極大的。

而他們認為很困難的地方,卻在韓徹這裏,被一份他事先考察過後所做出來的修建圖紙,當即就給震驚得如黑貓警長主題曲唱的那樣“眼睛瞪得像銅鈴!”

他們從未想過,橋還能這般去修建!

但震驚過後,工匠們回過神來便是狂喜。因為按照圖紙上的這幾個步驟去修建新橋的話,不止橋真能被修建的堅固耐用,耗費的財力物力人力也能省卻許多。

另一邊,唐刺史派遣工匠們過去後,便在府城等到消息。

每隔一段時間,有關於修橋的進程便會由安南這邊呈送文書過來匯報。第一次匯報中,便說道韓徹已經召集不少人開始動工。

不僅如此,還有幾名工匠也回到府城。由他們做技術教授,兩地一起動工。

對於這種快效率,唐刺史感到很滿意並大力支持。

接下來的進程也比唐刺史想象的快很多,畢竟韓徹選在這個時候修建新橋,一方面是因為冬季降雨量少,河流處於平水期,甚至運氣好的話,還能處於枯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