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為了中個標,大家都很……(第5/7頁)

國產不是做不到好質量,要是真做不出來,外商也不是傻逼,非得上趕著跑中國來開廠,砸自己的牌子。

國產貨最大的毛病是品控非常的……一言難盡。

安夏曾與一個在國內開廠的外國人談過這個問題,那個外國人很苦惱,說中國工人不是做不好。但就是不肯好好做,她不理解這是為什麽。

她問安夏:“隨便瞎做,被質檢出來還要返工,這不是浪費自己和公司的時間嗎?”

安夏有心替同胞遮蓋,但也找不出好的理由,只能說是某些人的僥幸心理,只要不是百分百的全品質檢,就會覺得自己隨便瞎做沒事。

人都有惰性,在知道有機會偷懶的時候還不偷懶,那叫「慎獨」,在古代屬於品性高潔的君子行為。

安夏捫心自問,她自己都做不到這一點……自然也不會苛求別人能做到。

想要讓人不折不扣的完成某件事,要麽讓他們有強烈的信念感……安夏自認做不到。

沒有信念感這種內驅力,那就得拿出法家精神,用規則做外驅力。

紫金計算機的生產流水線現在產量不算特別高。

因為每過一道生產工序,品檢系統都會對產品進行百分之百的檢查。

“如果全部都無人化生產了,可能產量能提高不少,機器是不會偷懶的,要出錯就是錯一批,能查出來,總好過只有一兩個小毛病。”車間主任有感而發。

他的話被旁邊的工人聽見,他們沒說什麽。

但是他們望向這邊的眼神裏滿是無奈和疲憊。

很多人是從工廠裏下崗,然後才進了這裏。雖然暫時衣食無憂,可是他們曾經以為可以幹一輩子的廠子說沒就沒,已經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紫金的廠雖然工資不差,各種福利也不錯,但到底是「個體戶」,吃國家糧的工廠都能倒閉。何況是「個體戶」,說不定哪天就沒了。

人整天活在不確定的因素之中,就會有一種朝不保夕的恐慌,由此帶來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什麽職務發明,什麽提高生產效率的小巧思,什麽努力讓工藝變得更好……有必要麽?說不定哪天自己就沒了,還折騰個啥。

最積極的事情莫過於在本職工作外想辦法找第二職業,兼職個副業,或者隨時跟其他公司保持聯系,萬一被開除,還能馬上入職。

安夏做為一個見過大型互聯網公司瘋狂裁員的人,對生活在不穩定環境裏的人的心態實在太了解了。

車間主任大大咧咧,也不管身邊有沒有人在聽,張口就來。

她不能當這事沒有發生,萬一能拿下這單生意,結果熟練工全跑光了,這還怎麽搞?交不了貨,違約賠錢嗎?

安夏召集廠裏的員工開全體大會。

安夏先去了一趟洗手間準備,隔著門,她聽見有幾個女工在聊天。

“怎麽好好的忽然要開全體大會?”

“不知道啊,哎,是不是要引起全自動流水線,要把咱們都開除了?”

“不會吧,我剛把上個月的工資全寄回家呢。”

“嗐,這有什麽,再找一個包吃包住的廠子幹著唄。”

“你說得倒輕巧,上哪兒找去。”

“去南邊唄,我有親戚就在南山區,說那邊好多電子廠在招人。”

“那也得要路費啊……”

女工們嘰嘰喳喳的聊了幾句,便出去了。

安夏走進會議廳的時候,已經坐滿了人,一些人表情麻木,這些人夠年輕,還有退路。

另一些人則憂心忡忡,他們往往是下崗工人,三十五歲以上,在本市有家有口,不能像年輕人那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打工。

安夏看著他們,打開麥克風:“大家下午好,今天開這個會,是想告訴大家一些事情。”

有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等待著從安夏嘴裏說出「下崗」「優化」之類的字眼。

安夏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公司正在爭取一批政府采購訂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對產品質量要求非常高,我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嚴格要求自己,盡己所能,優化工藝流程,關注一切生產中發生的異狀,每個人都是自己手裏工序的質量保證。”

哦,不是裁員啊……員工們的心稍稍放下來,同時又對安夏的後半句話不以為然:你賺錢,關我什麽事?

我憑什麽要費自己的力氣,替你去提高效率,不是有專人做質檢嗎?

安夏繼續說:“這幾年,有很多外商台商港商在南方開電子廠,想必大家都知道。不知道你們去過沒有,我去過,那些廠把每一個工序都拆分細化到不能再細化。

你是擰螺絲的,就擰一整天的螺絲,做到最後閉著眼睛都能擰。

你是掃碼入庫的,就一直只需要做一個動作,拿起線路板,對著掃碼口照一下,放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