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6/7頁)

要論不要臉的程度,安夏自嘆不如,輸了輸了。

當防治工作組剛開始工作,長生制藥一直很高調的宣傳他們如何積極參與,治病救人。

送藥還送人,協助醫護工作者。

過了幾天,安夏又往縣裏送了一台教輔機器人,縣裏表示今年的高考,一定能會有學生能考上大學,不讓捐贈者的心意白費。

安夏只是想來收集一下學生在學習上的問題,沒指望能有什麽突飛猛進的效果。

要是用幾個月的教輔機器人就能考上大學,讓其他苦讀的學子情何以堪?

安夏也沒覺得他說的是真話,這句話就跟新年說「恭喜發財」一個意思。

她隨口回答:“順其自然就好,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

“不要緊,他原來是市重點的,估分絕對能上一個好大學。”

啊?已經有人選了?

安夏幾句話把真相問了出來,縣中最近想創收。於是開了一個精品復讀班,只收上次考分在620以上,但與心儀大學失之交臂的學生。

這些人本身就有極強的自律性,再加上高強度的學習和堅定的信念,再配上高薪請來的名師,只會比620高,不會低。

要是賣他們腳下的泥,說天天踩著這塊泥,就能考上大學,都會有人相信。

因果倒置這種

事情……自從《山海經》開始,歷經千年而不衰。

來接安夏去火車站的車來了,安夏剛打開門,忽然聽見有人叫她:“安總安總……”

安夏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那裏。

是六個跳槽到長生藥業的人之一。

安夏向他點點頭,沒有想與他多說什麽。

他見安夏有了回應,馬上跑過來,對她說:“安總,能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

他言辭懇切,眼神中透著誠摯的哀求。

安夏:“??”

跳槽能理解,但是這麽短的時間內反復橫跳,呂布都得甘拜下風。

出於對對手的好奇,安夏還是問了他一句:“怎麽?姚華對你們不好嗎?”

“他的人工智能業務一直拉不起來,找不到合適的總工牽頭。他打算把我們都開除。”

安夏十分遺憾地看著他:“抱歉,要是你早一點說,還有空位,但是現在已經招齊人手了。”

“安總,求你再給我一個機會,我也是沒有辦法,我上有老下有小,他說工資可以提高一倍,我,我就相信了……”

他說了半天,看著安夏不為所動,知道自己必須付出點什麽才行。

“安總,我知道長生藥業根本就沒有開發治艾滋病的藥,他們捐的藥,就是用的印度版齊多夫定。”

齊多夫定是葛蘭素史克在八十年代末就發明出來的抗逆轉錄病毒藥,1991年印度跟著生產仿制藥,比正版藥便宜很多。

姚華果然……很有趣……

既然壓根就沒打算搞,就說明沒有研發過程,也沒有向國家藥品管理部門申請過首次臨床試驗。

現在大家都很著急,沒人仔細查他這些資質。

不查輕飄飄,一查都是事。

安夏又問:“那他其實都在做什麽藥?總不能是白養著一個公司吧?”

“好像,是感冒、止咳、鎮痛藥?還有保健品還在賣。”

果然,品嘗過巨額利潤的人,怎麽舍得放下。

安夏最近跟桂醫生聊過一些關於醫院、藥代之類的事情,才知道原來辦一個藥廠手續一堆,根本不可能像姚華這樣,說辦就辦成的。

“他這個藥廠,為什麽可以辦得這麽快?”

“這個,不好說,我只聽說,好像這個廠本來就有,快倒閉了,姚總……姚華把它買了下來,打算套著原本就有的批號,推出他的新藥,這樣就可以省掉很多手續。”

安夏以前只知道借殼上市,沒聽說過借殼賣藥的。

照這樣操作,豈不是所有沒有經過臨床試驗的藥都能流到市面上給人吃?

她對此還是有些存疑:“你剛去他公司不久,怎麽會知道這麽多?”

“他們公司的清潔工是我老鄉,他們說話的時候,不避著他,閑聊的時候他跟我說的……

安總,您看我現在知道錯了,我也從來沒有幹過對不起紫金的事情,能不能讓我回來?”

“你離職的時間太短啦,而且還是付了違約金走的,根據公司條例,不太好安排。不然其他五個人要回來,我也不好說什麽。”安夏的手搭在車把手上。

“你先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作,要是實在不行的話,你也可以先回來,先做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如果有空位的話,可以給你再轉回成正式工。”

就是只能當臨時工的意思。

他愣在原地幾秒,安夏以為他就此放棄:“想好了你可以……”

“臨時工的話……工資多少錢?”

“每個項目組不一樣,具體你可以問問劉傑那邊。有事的話,你直接跟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