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5/7頁)

那幾個人見安夏衣著打扮跟他們不一樣,以為她是來收血的,忙不叠地說:“賣!賣!你要多少?給多少錢?”

“你們以前賣是多少錢?”

一個村人脫口而出:“五十。”

被旁邊一個人瞪了一眼,那個人對安夏說:“價格不一樣,質量不好的五十,質量好的血漿六十,全血七十。”

安夏沒明白,怎麽就看出質量好與不好。

難道這邊血販子還會先測一下是不是缺鐵性貧血嗎?

“有人來賣之前,會喝好多好多的鹽水,那種血,不行,稀!沒營養,像我們這樣的,就是好的。”說著,他驕傲地挽起袖子,露出胳膊。

“看,沒有浮腫!”

安夏又問:“可是抽一次就要等半年,你這針眼……剛抽過吧。”

“沒事!我身體健康的很!要是你誠心想買,我可以給你便宜一點,五十五?中不?”

安夏搖搖頭,旁邊有人以為她嫌貴,馬上叫價:“找我,我血漿只要四十五!”

這怎麽還內卷起來了。

“你這讓我們以後怎麽活?都說胳膊一伸,露出青筋,一伸一拳,五十大元。你倒好,少了五塊錢。”

聊天的人正忙著指責此人胡亂降價,把價格搞壞了。

忽然,有人站起來,擡手指著前方,厲聲喝道:“你給我滾開!”

安夏向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個女人的背影飛快跑離空地。

“她怎麽了?”

“她啊,有熱病,不在屋裏好好待著,還要出來。”

“就是,還不知道他們家幹什麽作孽的事,才會染上,連張婆婆都不肯給她符水了。”

安夏疑惑:“我看她挺健康的啊,怎麽有病?”

“她娘親口說的,還能有錯?”

安夏:“……”

雖然喜歡滿世界跟陌生人說自己家裏情況的媽很常見。

但是這種到處說自己女兒有傳染病的媽,屬實不多。

現在也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

安夏想起桂醫生,看看時間,桂醫生應該在工作,思來想去,安夏還是撥通了桂醫生的電話。

第二天,桂醫生就趕到了,他連看了幾個「熱病」患者。從他們的症狀和發病史來看,基本可以確定是艾滋。

於是,他以檢查熱病為由,給村民們抽血。

村民們被抽的時候還很心疼:“少抽點,還要賣呢。”

抽出十一個血樣。

十一個血中有十個是艾滋陽性。

這十一個人看起來都很健康,外觀上看什麽毛病都沒有,甚至有人昨天還賣了血。

桂醫生連忙打聽,縣裏還有多少個村子有這樣的熱病。

縣裏的人回答:幾乎都有。

桂醫生萬分震驚,這麽多人集體得艾滋!

這麽多艾滋病人的血會去哪裏?!

他連夜寫報告,趕往北京,向副總理報告。

由於他的報告,第一批中央艾滋病防治工作組進駐,對村民進行全面普查與救治。

除了救人之外,還有調查這些村民的血漿去向。

結果是全部進入了生物醫藥行業,被做成了生物制劑,有給血友病患者用的凝血因子,有狂犬疫苗,還有甲肝疫苗。

其中甲肝疫苗最多。

1988年的上海甲肝爆發事件,讓整個長三角地區的人產生了恐慌,許多人選擇接種甲肝疫苗,剛滿一歲的孩子,也會被家長帶去接種。

如果這批疫苗流入市場,後果不堪設想。

公安機關迅速追查,涉案生物醫藥公司有六家,只有三家根據要求對收集回來的血液進行艾滋病病毒檢測。

他們發現了血液中的異常,正在與血頭交涉,要求退錢,雙方雖然在價格上沒有談攏,但都沒有報警的打算。

另外兩家,連檢測都沒有檢測就用了,甚至已經做出了成品,準備上市銷售。

這要是往人體內一打……只怕感染的被害人到死都想不到自己得艾滋竟是因為怕得甲肝。

還有一家,名字非常熟悉,是安夏意圖弄死而後快的合作夥伴——長生藥業。

他們說確實有收過這批血液,但還什麽都沒有來得及做,有冷庫裏的血漿為證。

面對調查組成員,姚華神情凝重,滿懷醫者仁心的悲憫之意:“我公司已經研發出可以用來防止艾滋病的藥物,不過剛剛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願意捐出這些藥物,為文熊村的村民們擺脫病痛的折磨。”

得知這個消息的安夏大為驚訝:

艾滋病阻斷藥,是這麽容易做的嗎?

他這個長生藥業,不是剛剛才成立嗎?

在紫金系統裏正在跑著的配對系統還沒跑完呢,你那就研發出來了??

你這是研發出來了,還是仿制出來了?

而且,你明明就是用人試藥,連美國人都知道這事得給別人錢,你這怎麽還弄的跟做了大慈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