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6/7頁)

西南區的軒轅超勇太無恥,春節期間居然還去跟銷售小組開會。

安總突然臨時要他搞定從印尼進口椰子的事,他居然兩天找到人,三天拉上雙方談意向,五天就完成了合同的簽訂。

誰不喜歡這樣的下屬。

再這樣下去,這職位,豈不是要跑到他手上去了嗎!

不行,無論如何,也得蓋過軒轅超勇一頭。

姜華不認識賣椰子的,但是他認識倒騰礦產和冶金設備的。

他篩選了所有可能會買這份消息的公司,然後指揮手下員工,一家一家的跑,銷售的風格就是:

“你想知道寶藏都藏在哪嗎!給你ne piece f 信息,擁有它,你就能擁有海賊王的一切。”

雖然誇張,但有效。

現在房地產業井噴發展,對鋼筋的要求居高不下。

沒有鐵礦石,就沒有鋼筋。

從國外進口鐵礦石,是國內賣鋼筋企業的剛需。

姜華以六千塊的價格,把這份消息賣出去了。

對方對姜華感激連連,表示——“及時雨啊!我們正好要跟澳大利亞人談呢,要不是有這個消息,我們就要被宰了。”

除了六千塊,他們願意長期付費,購買紫金科技的全球冶金礦業信息。

第一筆不僅賺到了零售的錢,玩家還想交費開年卡vip,這讓安夏覺得很開心。

姜華的經驗迅速得到推廣,市場部也在用力推廣紫金科技提供的信息,會給企業在決策上帶來什麽好處。

安夏不僅僅滿足於點對點的行業信息。

公司找到國際經濟、國際形勢的專家,根據行業信息進行解讀。

現在高端信息有兩個版本在售:

專家解讀,行業研報:五千塊起步,兩三萬常見。

被篩選過的信息:五千塊到七千塊不等。

除此之外,安夏知道,有些事情,得讓人刻進dna裏,很多人小時候看到過什麽,聽到過什麽,往往會伴隨著他們的一生。

就像很多人小時候玩汽車模型,長大買車的時候,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個品牌。

所以,她設立了一本給普通人看的周刊《紫金商情》,定價:兩分。

就連這兩分,都不落在紫金科技的口袋裏。

它是全部給報刊亭老板的,讓他們願意把《紫金商情》擺在報刊亭裏賣,願意積極跟來買報紙的人推薦一下。

安夏一開始打算掙的就是廣告錢,那點訂閱費,算什麽。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覺得太虧了:“咱們用的紙和印刷費,還有請的調查員的工資也是成本啊,咱們這周刊又不是毫無價值的,定價個一毛也能賣掉,咱們跟老板三七開,七成給書報攤老板……”

現在東部地區的物價,差不多是一碗餛飩一塊錢,一瓶沙示汽水七毛錢,一個花臉雪糕五毛錢,公交車票從一毛到兩毛不等。

一毛錢真的不算什麽,許多城市的日報晚報已經賣兩毛了。

但提價的這個建議,還是被安夏否了。

“我們需要的是鋪量,要讓我們的周刊盡快被大眾看到,被大眾接受,量上去了,才會有廣告收入。”

第一批印刷的是《紫金電腦零配件商情》,公司派出大量兼職調查員,對各大城市的電子城,電子一條街的物價進行暗訪。

現在電子市場裏的價格魚龍混雜,同品牌同規格的一片cpu,街東頭可能賣兩千塊,街西頭可能賣五百塊。

到底是街東頭奸商坑錢沒商量,還是街西頭賣的是假冒偽劣?

會談的人,也能輕易把街東頭的價格談到五百塊。

不會談的人,只能默默吃大虧。

正常價格到底應該是多少?

砍價太難。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本周刊,來得正是時候。

對於開高價的商家來說,就不那麽友好了。

一天早晨,《紫金電腦零配件商情》編輯部的主編收到一個員工的辭職信。

“我……我害怕……”年輕的員工說。

原來是這位年輕的員工昨天接到一個電話,裏面的聲音兇神惡煞地對她說:“你們這個破周刊,要是再敢發行,我就把你們都砍死!”

安夏得知消息,眉毛微動:“喲,這是沒了王法了?”

她報警的同時,也在報紙上造勢:“為了維護廣大消費者的權益,《紫金商情》編輯慘遭不良商販威脅。”

打電話的這個人,其實也不是什麽專業ꁘꁘ,就是一個喜歡賣高價零件的電子城小攤主。

打威脅電話的時候,都沒想著要藏著掖著,甚至是用自己手機打的。

直到警察上門,他還一臉茫然,不知自己犯了什麽事。

愛賣高價的奸商想抵制,但是另一批價格正常的銷售商很高興,生意比以前好了許多倍,很多客戶是拿著《紫金商情》摸上門來的。

“最近還有威脅電話嗎?”安夏躍躍欲試,能把一個贏利的公司打造成為民請命的形象那可真是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