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5/7頁)

安夏憑自己的本事,在西貢三天的時間,一口氣拜訪了十五家工廠,並推銷了她的「鴻雁」和「中國貨」,歡迎他們隨時提供需要的東西和想賣的東西,互通有無。

除此之外,她還拜訪了當地的幾個中國商會。

浙江人民、福建人民和廣東人民是真的喜歡抱團,到很多個國家,能跟這三個省的商會搭上關系,後面很多事情都好辦了許多。

他們答應給安夏提供當地的報紙信息。

不僅是越南,全球的商會之間是互通的,安夏可以獲得更多的商業信息。

做為交換,安夏也要在「中國貨」平台上,提供給他們優先采購權。

不同國家的商會會長,以自己所在國家的文字,擬定了消息往來合同,傳真到西貢,等待安夏簽字。

好了,問題來了……安夏不識字。

合同一份是中文,一份是所在國家文字。

安夏拿起一份來自希臘的中國商會聯盟的合同:“我認識好幾個字母,是西格瑪,歐米迦,阿爾法,德爾塔……”

好棒耶,感謝數學課。

除了希臘,還有西班牙、意大利……反正,沒一份合同是認識的。

安夏只能找公司的法務,先確定中文版的合同沒有問題之後,再要求各個國家的商會,找到當地的公證機關和翻譯機構,確定中文版與當地文字在法律上的表達一致,然後再簽字。

麻煩是麻煩了一點,不過總比啥都沒有強。

安夏回國的時候,已經是大年初八,工廠還沒復工,公司已經開始上班了。

信息與技術部已經收到了第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經濟信息情報。

大家都有點懵逼,不知道該幹點什麽。

“是全部放到紫金新聞版上去嗎?”紫金論壇的管理員問道。

安夏搖頭:“那怎麽行,這可是我們用利益換回來的!得加錢!”

“啊?”管理員不明白,這些不都是從國外的報紙上獲取的公開信息嗎?

這還要收人錢?

有人願意買嗎?

安夏指著一則已經被翻譯成中文的消息,問管理員:“這個,你看出什麽來了?”

“計劃今年將對從中國進口鞋子的數量予以限制,提高關稅。說明生產鞋子的出口工廠要減少產量?”

安夏點點頭:“這是其一,還有,提高關稅的對象是完整的鞋子。但是,如果進口的產品只是鞋面,或是鞋底,就不在提高關稅的範圍之內。”

“可以分開出口之後,在當地組裝?”

“對,算是一個思路。至於怎麽逃避關稅,是這些公司的事,他們提前知道這件事,就可以提前做好生產安排,不至於生產了一堆之後,才突然收到提高關稅的消息。”

安夏看著信息技術部的員工,對他們說:“拿出你們對論壇信息的敏感度,對收集來的這些信息進行篩選,我們可是要拿去賣的。”

第一次進行篩選的時候,員工們還有點不適應,有些信息沒什麽價值,有些有價值的信息被漏掉了。

安夏讓他們學習了一下國內各省經濟信息中心對外提供的消息與數據,再讓他們重新上崗。

“現在可以了,嗯,應該可以拿去賣了。”

賣信息這種事情,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難。

自古以來,大俠要向酒樓小二打聽消息,中外都喜歡打聽藏寶圖,追求姑娘的男孩子想盡辦法打聽姑娘喜歡什麽。

只要抓住買家的心理,就能成功。

紫金公司的銷售部員工,連王致和臭豆腐、臭鱖魚和酸筍都能讓他們賣往中國的各個城市,賣有用的信息更不在話下。

計劃賣出的第一份情報是關於鐵礦資源。

安夏給它定的價格是五千元。

銷售部的員工有點慌,他們都覺得安夏太貪心了,從報紙上摘下來的信息而已,就算加上翻譯費,也最多就賣五百塊錢差不多了。

五千塊,就十頁紙,其中還有起碼四頁都是圖,怎麽會有人要啊。

“安總,這個價格,是不是太高了一點?”

“高?我還覺得低了呢,國內現在有哪個公司能像我們一樣,第一時間拿到最多三天前的全球信息。

你們不要覺得,是報紙上的公開信息就不值錢。

你們知道大慶石油的消息是怎麽泄露的嗎?

日本人就是看著報紙上的一張王進喜的照片,就判斷出大慶石油的位置、環境,以及采油需要的設備參數,他們備著剛好合用的設備就來啦!”

紫金銷售部的員工有一個好處,心裏不認同,但還是會忠實的執行。

就是執行的時候,缺了一點信念感,跑了幾家冶金相關單位,都沒跑下來。

此時,是華北銷售經理姜華卷起了袖子,扛下了責任。

主要是因為此時公司此時說還有一個外派銷售總監的好職位,空懸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