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百萬, 說出就出,媽媽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有這麽大的本事,聽她說了刪減版劇情之後, 直說她運氣好。

“不是運氣好,是我知道的多。誰會沒事花兩百塊錢,買一個不知道有沒有用的軟件。”安夏可不樂意自己的努力都被一句「運氣好」埋沒了。

媽媽點點頭,摸著她的腦袋:“寶寶長大啦, 聽說你們廠一直在加班加點生產?”

“是啊, 我們最近生意好的很。”安夏想到廠子裏最近最大的生意就是給她做代工, 心情愉快。

“那你有沒有可能升職啊?”

“可能吧, 這不重要。”安夏的心思根本就不在爭廠子裏的職位。

“傻孩子,那怎麽會不重要,有時候權比錢好使多啦。”媽媽搖頭。

媽媽跟安夏說了九廠的身份,那是副廳級單位,廠裏如果要跟省裏、市裏要政策要東西,都好使。

“有時候想辦成事, 必須得有政策幫忙,不然你能耐再大,又有什麽用。牡丹廠現在還是算九廠的分廠, 身份還是在的,你得抓緊啊。”

沒考過公,也從沒有關心過行政級別的安夏這才知道, 原來國營廠事業單位之類的, 居然還有什麽副廳、副省之類的劃分, 在她眼裏就只有股份制、有限責任、央企、國企這種區別。

她想起那個獲得變形金剛授權的鹽步鎮玩具廠, 為什麽人家可以後付授權費, 就是因為有組織機構背書。

把安夏給饞哭了, 要是能再遲付一段時間授權費。哪怕是存銀行,也能多拿一筆利息呢。

本來安夏的想法是跟九廠盡快脫鉤,這樣免得被冗員的大廠拖累。

現在,她發現九廠還有它的價值。

計劃,發生了變化。

這段時間牡丹廠的訂單爆炸式增長,根本忙不過來。

牡丹三位高管都見不得肥水流入他人田,便轉移給了九廠。

當然,做為中間商,不收差價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眼看著別的廠因為錯判了奧運的局勢虧了一大筆錢,而九廠卻幾乎沒有損失,且有了牡丹廠的額外訂單,盤算下來,還有得賺,龔書記調進部裏的可能性更大了一層。

他也有意多多培養自己的兒子做為接班人,有各種會議,都會帶上龔偉參加。

在一次會議的間歇,另一個廠的書記說起自己最近想進口一批紡織設備,結果來了一個賣二手機器的日本公司。

“哈,看不起我們是吧,我們又不是四十年前了!窮!用他們用剩下的洋垃圾!我們就要買最新的!

他還說,他那就是最新的技術,剛用了三年,成色還很新,我幾句話就把他打發了。”

龔偉回到牡丹廠,把這個當行業小八卦說給安夏和陳勇兩個人聽。

安夏卻對這事上了心:“什麽設備?”

“好像是什麽混紡的,反正是九廠和咱們廠都沒有的新設備,你想啊,三年前剛發明的,咱們最新的設備都是八零年的。”

安夏鼓動他:“快去問問呀,萬一咱們能用呢,二手的肯定便宜。”

“啊?我們現在產能都飽和了,再弄新的流水線,上哪兒找那麽多工人。再說,這又是一個新的材料,沒必要吧。”

安夏搖頭:“當然有必要啦,現在咱們牡丹廠能賺得比九廠多,是因為九廠是小品種大批量,一塊棉布生產一大堆。咱們是多品種小批量,來得及調頭,附加值也高。”

軟件裏的銷售數據變化,也證明了她的話。

牡丹廠剛開機的時候生產了一小段時間的「的確良」面料。

然後很快就在安夏的要求下,取消了。

那批「的確良」到現在還有一小半沒賣出去。

要是像九廠那種卷著袖子大幹快幹的風格,那批的確良不知道壓艙要壓到什麽時候。

龔偉點點頭:“我去打聽打聽。”

九廠裏的龔陳兩位領導都覺得——“這兒子廠怎麽又要買買買了。”

“你們一定得拿出一個合理的理由,現在我們可不是什麽洋垃圾都要撿的時候了。”

安夏出面解釋,她通過看到的許多新聞,對國內外紡織業的現狀進行分析。

“這批二手設備不一定是洋垃圾,日本原本的紡織產業很發達沒錯,而且一直致力於原材料加工。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他們的產業一定會發生轉移,也許這家公司出售二手設備,真的是轉行。”

陳廠長和龔書記對看一眼,笑了,這兩人是紡織業的老前輩,采購過國外的設備,也被坑過。

要論對競爭對手的分析,沒有人比他們更懂。

陳廠長笑咪咪地問:“雖然他們確實說是因為轉行才要出售,但是你又不在日本,怎麽知道他們說的是不是真話?”

“他們這個廠是不是真的轉行,我確實不敢說。但是他們整個國家的紡織行業都在謀求轉行,這是事實,其它的事情,再調查一下,就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