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超速了!

“速度方面呢?”最核心的問題是這個,大家都非常的關心。

“如果不考慮距離的問題,四千公裏不在話下。”

“還臥槽什麽?趕緊愣著啊!”

“臥槽!”

“臥槽?”

這個速度直接把大家幹懵了,這個也太牛掰了。

“別這個表情,我們還要考慮人體的承受情況的,距離上百公裏的話,最高時速能到三千公裏,不過很快就得降速了。”

“加速距離和減速距離是多少?”

“都需要五公裏,比飛機的加速時間更長,畢竟要考慮人體的承受程度。”

“也算可以了。”

實驗後的總結會,陳瀟靜靜的旁聽了一會就了然了。時候再看報告,了解了更多的細節。

模型試車非常成功,那麽下一步就是實車實驗了。

產線正式啟動,一切都按照現實的規格來生產,陳瀟心裏沒底,模型試車實驗跟電腦模型計算的相差不到5%,這個準確率相當驚人了。現在有了模型試車的數據,再進行計算機計算推導,實車成功率在80%以上。

這個比例真心不低了,實車可不是單純的把小模型整體等比例放大就完事了,一些東西小的時候和大的時候那時完全不同的概念。

東西一大,適應的規則就不一樣,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會很多。

小小的形態,不要多注意安全,大大的形態,保護措施就得多起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飛機模型在風洞裏面的表現不完全等於制造出來之後的飛行表現。低速風洞和高速風洞的數據都要兼顧起來的。

現在管束通道進入實際生產,安裝環節後,就得考慮這麽大的尺寸會面臨什麽樣的環境。

除了正常的大氣壓強,還得面臨大風,山洪,泥石流,雷擊,火災,冰雹,甚至是雪崩,山崩最極端的環境。

當真正的管束通道給弄出來後,測試組展開了最為慘無人道的測試,怎麽變態怎麽來,要是在測試留手了,到了災難來臨的時候,災難下手可是沒有輕重的。

管束通道好似孫悟空被天庭抓了一般,什麽酷刑都用了。雷擊是用超高壓電流來模擬激發的,火災直接上的是凝固汽油,粘上去根本甩不掉的那種,甚至還掏出了乙炔噴槍去試圖切割管束通道。

抗壓測試是用高空重物來測試的。五噸重的鐵塊“哐嘰”就砸了下去,後來不過癮,用絞索加速下墜直接沖擊。

動靜太大,看得人心驚肉跳,哪怕是遠遠聽了,都覺得可怕。

一開始,管束通道確實沒能抗住,經過數十次的沖擊直接幹開裂了。這就得從頭開始,從矽藻的選育階段開始弄。

就為這事,有的人提出了異議。

“長天科技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數十次,五噸重的鐵塊加速從三十米的高空下墜,世界上有哪種材料不變形的?”

“是啊,還用乙炔切割,三四千度的高溫,鐵軌這樣的狠角色都受不了。”

“不是說謹慎不好,這是不是太謹慎了?什麽情況下能有這麽重的東西砸下來?隕石?這個概率太低太低了。要是管束通道附近,肯定像鐵路一般圍起來,根本不會有車子直接z撞上去。”

大家吐槽歸吐槽,本心來說極度佩服長天科技,要麽就不搞,要搞就搞最好的,沒到達最好之前不出世。面世之後依舊繼續不停止提升的腳步,難怪人家的產品這麽好,都是一點點熬出來的。

經過數次的嘗試,最終管束通道成功扛住了預期的各種沖擊。根據估算,一枚鉆地導彈都無法給管束通道破甲,直到這個份上,陳瀟才通過了實際試車管束通道的搭建。

管束通道直徑為五米,搭建的時候,三分之一沉底,填上沙土,六分之一搭建鐵軌,剩余一半留給車子。整個車子懸浮距離其實也就五厘米不到,漂浮太高沒有意義,反而常溫超導浪費材料和電力。

列車底部和鐵軌都有常溫超導材料,用來接收磁場的作用。在列車底部常溫超導層上方,鋪設了一層隔絕電磁影響的隔絕層。畢竟人體長期待在強磁場環境中不健康,那些電子設備也容易損壞。

至於列車本身的供電和設備運行?

這根本不用考慮了好吧!有強磁場在,還怕沒有電用?

誰說這話出來,法拉第能跳起來打人。只要把強磁在車底轉化成電量,就能供應全車了唄。

行駛過程中的通訊也不成問題,鐵軌旁邊可以安裝定位裝置,信號發送裝置,列車就能在行駛中接收到。

整個管束通道,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卷動閘門,就跟輪船的隔水倉一個概念。就怕某個地方漏了口子,兩頭就得快速封閉,隔離暴露區。

總不能長達數千公裏的管道一個閘門都沒有吧?要是哪裏壞了,整個通道就全進空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