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猶憐草木青(1)(第3/4頁)

折綰:“幸而還有這副好相貌,讓人不至於覺得我呆笨,只以為我不愛說話。”

越王妃笑起來,“那我就是個潑辣相,出去買東西,也沒人敢騙我。”

兩人走到庭院裏,越王和袁耀已經在了。他見了折綰,倒是很客氣,客客氣氣的打招呼,客客氣氣的介紹袁耀,“想來鶴春已經跟你說過袁耀了。

折綰笑著點頭:“是。”

越王就不說話了。悶頭坐下,低頭品茶。

折綰是第一次見越王,十分詫異他竟然是這般的性子。

袁耀已經上前行禮了。他對折綰恭恭敬敬的,畢竟只是個七品官,折綰卻是未來的英國公夫人,論起來還尊貴一些。依照規矩來,他也是不能坐在一桌的,便自動退了幾步,坐在了下首的案桌上。

他道:“刕少夫人,袁某求王爺請您來,便是想問問您去閩南買地的事情。”

折綰心裏對他早有猜測,便也詢問,“袁大人,你是閩南人?”

袁耀點頭,“下官閩南明溪人。”

折綰剛看過明溪的縣志,立刻道:“你們那邊也是有茶葉的吧?只不過是野茶,沒人去種。但我記得,慶元年間,便有外地去明溪的官員在縣志裏面寫道:野茶別有一番風味,比人種植的更香。”

她笑著道:“你們那邊的地陡,潮濕,多霧,其實比起野茶,更適合做茶園。”

袁耀眼睛亮起來。他這般下力氣求越王去請折綰來,也是想著萬一呢?萬一她真懂呢?

雖然女子,也還年少,但在這個時候把目光凝在閩南的人可不多,他是不願意放過的——越王雖然也聽他的,可就是太謹慎了。

如今可好,竟然真碰見了一位夫人有了先見之明。袁耀喜不自勝,雖然事先已經肯定她對閩南有了認知,有五成的把握不是貴夫人們閑著無聊去閩南買地,但聽見折綰能準確的說出明溪的事情,他還是忍不住道:“夫人所言其實,某真是……真是心裏激動。”

他道:“下官就出自明溪。”

那個地方太窮了。窮得他想逃走。但走了之後,來到京都,他又發現還是明溪好。

他想要回去救世。

他道:“少夫人說的那位去明溪的官員,便是在下的曾祖父。他是梁州人,滇州一帶的,自小也曾學習過種茶。做官之後,卻去了閩南。自此再沒回去過。”

折綰這下是真詫異了,萬萬沒想到書中人的後代如此就見到了。

接下來,她便聽袁耀說起了袁家居於閩南種茶的事情。

大概就是事事不順,他們袁家卻沒有放棄,“閩南窮苦,一年到頭,別說肉了,便是稀粥也沒有得吃。”

袁耀:“可曾祖父跟祖父,祖父又跟父親,父親繼而跟我說——一代又一代的傳下來:種茶能夠活民。梁州可以,我們為什麽不可以?”

“於是,下官帶著這個念頭來了京都。雖然依舊沒有中舉,但萬幸,許是上天有眼,讓下官碰見了王爺,這才能在今日得見少夫人。”

又說了很多自己的抱負,大概是只要給他時間,讓他回去做官,盤活茶園,那閩南就能活下不少百姓。

折綰聽得很是動容。她看著眼前這個跟刕鶴春差不多大的男人,又想起他後面確實做到了此事,道:“先生大義,該有後福。”

越王妃沒忍住笑出了聲。折綰看過去,只聽越王妃道:“袁大人已經用這個故事哄騙過我家王爺的眼淚了。”

“刕少夫人沒哭,只是感慨,便比我家王爺心硬。”

一句話讓眾人笑起來,袁耀朝著越王妃拱拱手,“王妃見諒,王爺這是情之所至。”

越王似乎是被越王妃如此說多了,倒是沒生氣,只道:“只是志趣相同罷了。”

他看向折綰,“刕少夫人想如何做呢?”

折綰:“回王爺,臣婦於種植花草一道有些心得,自從知曉閩南地便宜可種茶葉之後,便已經讓管事去了閩南一趟,又讓他運了閩南各處的土回來。”

一種花草一種土,還要看時令,天氣。但無論怎麽樣,還得看人會不會種。

說到這裏,折綰取出袖子裏面早就寫好的帖子,“不瞞大人,昨日我就估摸著是大人想要見我,便冒昧問過大人的事情,知曉大人的夫人也來自閩南,是閩南茶園主的女兒,就想著請她過府一敘。”

這是要結交的意思。她自然不會跟袁耀結交,便要見他的夫人。

袁耀當然不會覺得被冒犯,反而激動得不行。他恭恭敬敬的在越王夫婦的見證之下接了帖子,卻又擔憂起來。

他家夫人並不通官話,如今還說著閩南語。這麽多年了,怎麽學也學不會,後來幹脆不學了。他就納了良妾回來,平日裏要是有事情,便讓妾室去做。

但妾室結交些如同他這般的小官夫人還好,哪裏好跟英國公少夫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