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4/7頁)

向斐然給方隨寧交代了一個任務,讓她今晚上大致教會商明寶從采集到制作一份標準的臘葉標本的步驟和工具。

“標本夾、瓦楞紙、報紙、暖風機、吊牌、采集鋤、枝剪、各種尺寸的密封袋、變色矽膠、捕蟲網、離心管、FAA固定液、尼龍網帶……”

向斐然正在院子裏打包登山包,方隨寧陪商明寶留下標本室裏,將這些工具一股腦地拿給商明寶看。

“臘葉標本是可以明顯區分得出壓得漂不漂亮的。”她講得頭頭是道:“我給你看斐然哥哥壓的。”

商明寶跟著她一同過去,在標本櫃裏將那些分門別類整理好的植物們抽出來。

它們的花、葉、莖、根□□燥地固定在台紙上,有的寧靜,有的恣意,有的蜷曲,有的舒展,旁邊配著黑色鋼筆寫的字跡,分別是形態的精確描述、鑒定和簽名。有的植株太小,便在一旁貼了形態解剖,以難以言喻的充滿幾何美感的方式排布。

確如方隨寧所說,標本也能看出美。與她房間裏那副狹葉香港遠志比起來,這裏的要好看太多,好看到讓人想收藏,好看到能讓人想象到這幅標本主人的耐心、眸光和指尖。

“你沒去過斐然哥哥的書房,他還會畫科學畫,超級、超級好看。”方隨寧用了兩個“超級”。

“但他現在很少畫了,除非碰上很好看很喜歡的植物。”

商明寶踮起腳,在頂端櫃格裏抽出一本帶書脊裝訂的手冊。她以為也是標本,沒想到是一本野外考察手記,是全彩印刷本。

那上面的作者並非是向斐然,而是一個意境很美的名字:談說月。

昨晚聽他們提起“談小姐”,商明寶腦海出現的不是這個“談”,而是“譚”,因此,她沒對上號,只說:“這裏有一本書,是不是放錯了?”

方隨寧瞥過,面色微微地變化,不經意地說:“應該是放錯啦。”

商明寶已經隨手翻閱了起來:“好有意思的工作筆記。”

有點像日記,詳細地記錄了今天造訪的地點、吃的什麽、找了一位什麽樣的向導、發現了什麽植物、生境如何,一旁配了生動可愛的手繪草圖及生境攝影。

這不像是公開發表的書籍,而像是為了紀念而自行打印裝訂成冊的。

“當然,她是中國很有名的植物攝影家、科學畫畫家。”方隨寧隨口答道,“能在野外辨認六千多種植物,連斐然哥哥都要甘拜下風。”

“六千多種?”商明寶心想,這快趕上她會拼寫的英語單詞了。

她心血來潮登上搜索引擎,輸入了這個獨特的、過目難忘的姓名。

那上面寫:

「談說月,中國著名植物攝影家、科學畫畫家、科普作家、植物學家,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委員會理事,五年前於雲南香格裏拉流石灘遇難。」

流石灘……這個陌生的地理名詞,她似乎不是第一次聽到。

可是上一次是在哪裏?她怎麽也想不起來了。也許是電視裏。

方隨寧抽走她的手機:“別看啦,我找到了一份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標本采集、制作和管理技術入門》,我們洗完澡後一起學一下?”

商明寶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她將這本工作手記鄭重地放回了原位,隨著方隨寧的腳步出門,將這間她很快要告別的標本室關上。

·

翌日清晨,蔣家用勞斯萊斯幻影送自己家少爺上山。

商明寶看了蔣家的車,心裏更生氣,心想可惡,這麽有錢,那天還讓斐然哥哥請咖啡。

蔣少康心裏也嘀咕,向家房子雖然看著簡約,但其實很講究,何況是在這得天獨厚的一片帶溫泉的山?怎麽上次給商明寶付醫藥費還得借二百?

他的戶外裝備都是跟風買的,全是頂級,但沒經驗,不知道怎麽分配,索性全帶了過來,讓司機卸在了院子裏重新歸納。

帳篷、防潮墊、露營炊具以及折疊椅這類重物,想當然就由兩個男生承擔了,各人的睡袋各自背著,除此之外,暖風機和松木標本夾也被向斐然塞到了自己的登山包裏。

他背傷遠未好,這些裝備比他單獨進山時更重,上肩後肌肉被牽起痛感,但他一聲沒吭。

向斐然進山都是固定的一身衣服,黑色的軟風殼,胸口的鳥標代表了這是他最貴的一件沖鋒衣,黑色速幹防風沖鋒褲,沙漠色的高幫登山靴,以及,商明寶第一次見面時就牢牢記住的那雙黑色魔術貼半指手套。

她還記得這雙手在綠野蒼翠中拋起硬幣接住的樣子。

她還記得他撕開魔術貼的那一聲“唰”。

只是十日的光景,竟有了時光穿越的感覺。

動物界都是雄性爭奇鬥艷,人也不外如是,蔣少康撓了撓額頭,覺得自己輸得徹底。他媽的,長得好牛逼啊,他不得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