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姚廣孝回京,七年變化

黃觀用得太順手了,關鍵是覺悟能力非常高。

在南京直隸這邊選拔完成後,黃觀還向朱英申請,親自前往北平監督。

不過這個請求被朱英駁回了。

遠征軍的統領大多數都在京師已經完成,去北平也就接人出發,這沒必要再去跑一趟。

大明的軍隊,可沒這麽差勁,連此事都無法完成。

有黃觀提供的章程明細,按章辦事就可以了。

比之南方,北方的士兵顯然還更有優勢一些,尤其是生活在遼東地區的,對於寒冷早就習以為常。

不過考慮到橫渡白令海峽後,北美南下四季就分明了,是以南北也都需要。

遠征軍的事情籌辦完成後,朱英再次把黃觀召進宮裏,商量關於南洋這邊的安排。

……

“悠悠七載,沒想到再臨京師,已然是物非人非。”

正陽門碼頭上人聲鼎沸,四處都是搬運貨物的吆喝聲。

姚廣孝看著這既陌生又熟悉的碼頭,極其感嘆。

原本這裏不過是些泥巴土路,現在所入眼之處,盡皆是水泥鋪設。

不僅是碼頭,感覺似乎河道都有被加寬了,來來往往的船只琳瑯滿目,可見繁華。

那正陽大道,姚廣孝在離開的時候聽說了,但卻沒有親眼見過。

此刻看著那寬敞大道上密集的人群,心神皆有些震撼。

這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好比後世一直生活在農村,突然到了繁華大都市。

“太孫殿下,真的,很不錯。”

姚廣孝眼放光明。

從前,他從未對大明這個國家有所多少的歸屬感,在他看來,朝代更替亦是尋常,此生最為在乎的便就是施展抱負才華,青史留名。

直到看到現在的大明,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長期生活在高麗,又去了倭國,草原的姚廣孝,足可以說開眼看世界了。

但其余國家所有的一切,在南京這座京都面前,都如同是螻蟻一般渺小。

不管是那些搬運的工人,還是來往的行商,個個紅光滿面,眼神憧憬,體現出這大明蓬勃朝氣。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理想之國。

七年來第一次回來的姚廣孝,感覺找到了自己心中所屬。

是啊,七年過去了。

當年五十七歲出門,而今已然六十四。

人到晚年,難免產生落葉歸根的想法。

船靠岸後,姚廣孝拒絕了隨從搭直通車,想要自己好好看看這煥然一新的南京。

自然,身邊還是跟著兩個護衛。

姚廣孝身上穿著代表高麗國師的袈裟,華貴異常。

雖說現在對於衣服的限制沒有從前那般嚴格,但能夠穿上這等袈裟的,普通人也不敢招惹。

姚廣孝步入正陽大道認真的感受到一番什麽叫摩肩擦踵,哪怕是個吃飯的小店,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這裏可是外城,已然是如此多人。

坊間那還得了。

其中姚廣孝也注意,幾乎每過兩條巷子,就能看到治安所的招牌,這意味著京師這邊有著大量的治安人員。

這便是我的國啊。

此刻,一種民族自豪感,在姚廣孝的心底油然而生。

或許只有長期在外鄉的人,才會有這種強烈的感覺。

其實姚廣孝本應該在去年的時候就回來。

不過因為等候朱權。

朱英召姚廣孝回來,改革中原神話體系的事情。

但高麗這個地方,可不能放棄,必須要有人鎮守。

目前是三方鼎力的局面,維系著目前的高麗,若平衡被打破,姚廣孝直接離開的話,那麽李成桂必然會趁勢奪取高麗王位。

是以朱英便就選定了寧王朱權去接班。

這並非是敕封藩國,暫且代於高麗之事。

其中也是考慮到姚廣孝六十多歲了,這般大的年紀,身體狀況是個問題,一旦出現變故,可能會使得高麗的謀劃成空,給李成桂作了嫁衣。

朱權年輕,這些年也經歷過戰事,在謀略這塊也有幾分本事。

替代姚廣孝問題不大。

姚廣孝要等到朱權抵達,並且完成交接才能回來,一來二去的,也就到了這個時候。

……

“道衍回來了?怎麽沒來宮裏。”

“回稟殿下,道衍法師想要獨自在南京城逛一逛。”

朱英從錦衣衛得到消息,聽說姚廣孝在逛街,這才意識到姚廣孝離去七年,大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行吧,隨他去吧,舟車勞頓的,讓他先休息一日,明日再過來宮裏。”

“是,殿下。”

錦衣衛離開後,朱英笑著對黃觀說道:“道衍你應該認識吧。”

先前朱英一直在跟黃觀商議布局南洋的事情。

黃觀點點頭:“道衍法師在天界寺的名頭很是響亮,只是臣到禮部的時候,道衍法師已然跟隨燕王去了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