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李景隆的憂愁(第2/3頁)

“越巂侯想來是能夠經常看到這等海上美景吧。”

李景隆轉過頭來笑著說道。

原本以為這海上很是枯燥無聊,沒想到還能有這般美景相隨,倒也是人生一大樂趣。

俞通淵道:“我哪能經常看,也就出海過一兩次,這還是太孫殿下有令旨才行,此番去西洋,倒是能夠天天看了。”

“倒是這美景再好,天天看也是會膩的。”

俞通淵的語氣中帶著討好的意味,曹國公的身份放在一邊,關鍵是得到陛下的看重,能夠出任此番下西洋的統帥,說明太孫殿下也很是看重。

從水軍的地位上來說,提升主要是在於太孫殿下,前面二十多年沒得反響,這幾年在太孫殿下的扶持中,俞通淵才算是真正的有了實權。

只是現在能人將士太多,俞通淵也擔心自己哪天被降職下來。

如今的大明水師可是個油水部門,單單從海面上收授的賄賂可不少,且一般都是在海外,官府那邊也幾乎管轄不到。

“越巂侯來得正好,我這心裏頭總是有些事情煩悶,咱們倆喝點?”李景隆招呼著說道。

俞通淵自然是求之不得:“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在李景隆的吩咐下,立即就有護衛端來酒水,並且廚子也被叫醒,給炒上幾個下酒菜。

這艘寶船不同,是曾經朱英乘坐到倭國的那一艘,比之其他的寶船不僅是要大上三分,火器搭載,裝飾配套的豪華程度也不是其他寶船可以比擬的,相當於皇家定制。

如果不是因為李景隆有皇親的關系在,這艘寶船也不可能出海,級別不夠根本不敢坐。

俞通淵算是沾了李景隆的光。

“這次下西洋,任務很是艱巨啊,到時候還是要多多依仗越巂侯才是,若是出了什麽岔子,陛下太孫那邊可沒辦法交代。”

李景隆有些擔憂的說道,畢竟是第一次出海,還是這麽重大的事情,在心裏頭興奮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對於海外,其實李景隆了解得並不多,尤其是這些小國之間。

這次下西洋,李景隆是帶著政治任務的,簡單點說就是要對諸多國家產生政治影響,甚至是幹預到地方上的沖突中去。

在來之前,朝廷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文書印章,李景隆可以借助大明的名義進行一些冊封事宜。

“其實曹國公大可不必擔心這些,等到了地方曹國公就知道,這些小國沒幾個強勢的。”

“西洋我倒是不熟,但就南洋這塊來說,唯一強勢點的就屬真臘了,現在也不過是個強弩之末,國力不斷的下降。”

“不過現在的真臘公主是太孫殿下的丹妃,這一點上曹國公還是需要多多斟酌一下,按照太孫殿下傳達的意思,是要在保障丹妃的顏面上,同時又不能讓咱們大明吃虧。”

“總的說起來,其實按照太孫殿下的意思,就是要讓咱們大明影響力加強,具體就是在‘教化’二字上了。”

“咱們其實可以學著安南那邊的路子,盡量促進這些國家搞出漢語學堂來,學習咱們大明的文字和語言,想來太孫殿下對於這些事情會相當喜歡。”

酒菜還沒上,越巂侯俞通淵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讓李景隆眼前一亮,他沒想到自己在迷茫的時候,俞通淵竟然是琢磨得這麽深入。

“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今日聽聞越巂侯一席話,當真是讓我如醍醐灌頂啊。”李景隆感覺自己的思路,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

越巂侯俞通淵連連擺手道:“曹國公謬贊了,我這在曹國公面前只能是獻醜,像是我們現在水師這塊,因為太孫殿下的扶持而導致上漲不少,我這心裏頭也一直擔驚受怕著。”

“太孫殿下越是看重,我這自然就越是不能辜負皇恩,只能是小心的琢磨著太孫殿下的意思。”

“是水師這邊給反饋來的消息,不管是安南還是占城,太孫殿下都是要求不斷擴建漢語學堂,我這心裏頭自然就上了心思。”

李景隆心裏也開始沉思起來,要怎麽做才能是讓太孫殿下更為滿意。

這往後的大明,都是得按照太孫的意思來執行,只有得到了太孫的看重,才能有富貴權勢。

此時,酒菜也送了過來。

俞通淵看著那送來的酒壇,當即是眼睛一亮。

“這可是英雄烈?”

李景隆笑著回道:“看來越巂侯還是好酒之人。”

俞通淵迫不及待的去拆開封口,嘴上同時說道:“這英雄烈我先前有幸喝過一次,當真是記憶猶新,只是可惜每年生產的份額太少了,而且還不怎麽地外售賣,只能有陛下賞賜。”

“我心裏一直惦記著,奈何沒有機會,別人得了這酒都是藏著,今天終於是有幸再次喝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