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洪武大典(第2/3頁)

這個時候的劉三吾,如同是找到了自己生命中最後的光榮。

他一輩子鉆研在學問之內,從元朝到如今的明朝,歷經幾乎一個世紀。

所有的文官,都對劉三吾投去羨慕的眼光。

同時也大概意識到,當這洪武大典編纂完成之後,以劉三吾現在的年紀,大約就是劉三吾去世之時了。

就這樣來說,對於劉三吾可謂是真正釋放了生命中所有光芒。

確定劉三吾為總編後,剩下的就是各科主編了。

永樂大典沒有這個分類主編的搞法,但是朱英要搞出來。

經、史、子、集倒是好找,畢竟是屬於官學體系,人選基本都在翰林院裏。

麻煩就是百家之言了。

其中醫道這塊,朱英還是讓周王朱橚來幹。

畢竟現在的醫學堂發展得很是不錯,不管是在民間還是軍中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行軍醫學知識的建立,讓許多戰場上負傷的將士得以保存下性命來。

醫道這塊目前人員和體系比較完善,只需要整理匯集。

但是像天文,地志,陰陽,玄學這些,就麻煩許多,現在也只能是多多召集民間能人異士。

還好現在的欽天監發展不錯,玄學就由劉日新負責。

神話體系也是在洪武大典裏面,現在姚廣孝還在從草原到京師的路上,等他回來再行負責。

這一塊朱英要親自參與其中。

前世的小說看得不少,尤其對於洪荒體系極為熟悉。

把後世小說裏的洪荒體系搬到現在的神話體系中來,對於如今世界的神話體系都是個巨大沖擊。

況且洪荒體系,是真正的把佛道詮釋了出來。

尤其是那句佛本是道。

等於是給了大明去吸收海外佛道的大義之名。

除開地方書籍的收集,其實編纂洪武大典還有個非常麻煩的地方。

那就是對於民間知識的收集。

要知道現在很多絕學手藝,並不記載於冊,還有個傳承的方式,叫作口口相傳。

往往涉及到口口相傳的知識,則更加的寶貴,也更加有門戶之間。

在朱英的要求裏,是要所有的知識,都必須要全部的上交朝廷。

而這其中,武學也是包括在內的。

這也就是說,位於民間各門派的武學典籍,也是涵蓋在內。

這算是朱英的私心吧。

在後世,所謂的武林秘籍早就成了傳說,人們對於所謂的武術,已經是完全不相信。

當槍炮盛行之後,中華武術因為敝帚自珍而導致徹底的沒落。

於後世民國時期綻放出最後的光芒後,就等於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裏。

五千年的技藝傳承,就這麽消失,確實挺讓人惋惜。

所以即便可能這道令旨,可能會在當今的江湖中掀起腥風血雨,朱英也不在乎了。

站在朱英的這個高度上就會發現,很多事情的對錯已經不能用現在來定義,只能是讓時間來證明。

此事,交由宋忠負責。

坤寧宮中,朱英對宋忠交代道:“江湖中的三教九流,各門各派,對於將自家的典籍交出來拓印,自然會非常抵觸,這件事對於你來說還是有很多阻礙的。”

“但即便是阻礙再多,也是要將其完成,雖說你是按照本宮的令旨行事,但也不要太過於行殺戮之事,攪得整個江湖風聲鶴唳,這裏頭具體的分寸,要好生的把握清楚了。”

“尤其是一些兩三人的小門小派,祖上光榮過的,則更加要講究方法,不要動輒就給人滅了傳承。”

“且你要講述清楚,這些秘籍拓印之後,並不會公布於天下,只會存留在宮廷之中,對他們各門派沒有影響。”

該說的事情,還是要說在前頭的。

其實朱英也知道,當這件事交給錦衣衛來做的時候,已經是代表了什麽。

本身江湖門派對於朝廷就有天生的排斥感,更別說是要他們吃飯的家夥事了。

這是天然就存在的矛盾。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便就是這般道理。

“請殿下放心,臣必定遵守殿下的吩咐。”宋忠恭敬的回道。

聽到這話,朱英微微猶豫之後,還是說了句:“在保障性命的前提下,用一些手段也無可厚非。”

宋忠聞言,心裏頭頓時就明白了太孫殿下的意思,當下恭敬的回道:“臣謹遵太孫殿下令旨。”

朱英明白,當這道令旨下達之後,錦衣衛本來就臭名昭著的名聲,會變得更加惡臭了。

而與此同時,可能自己也會有‘狗太孫’老爺子也會有‘狗皇帝’的名頭。

當然,就現在的大明治安環境來說,這些所謂的武林人士,也只敢在心裏頭罵罵,圖個痛快,真要是在大庭廣眾下說出來,那就是大不敬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