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取締八股文(第3/3頁)

畢竟站在他面前的是大孫,還是十年未見,好不容易再次相見最為疼愛的大孫。

或者說現在的朱元璋,還不知道怎麽去對大孫發泄怒火。

要是換了大兒子朱標,估摸著現在朱元璋已經抄起家夥什,攆著打了。

老爺子的異常,朱英也感知到了,但是他依舊選擇繼續問道:

“爺爺也是從貧苦百姓出走出來,當是了解一名,譬如鐵匠學徒到成長為鐵匠師傅,需要多長的年月吧。”

朱英轉彎說道。

朱元璋怎麽聽不出來大孫言下之意,不過還是回道:“少說三年五載,七八年也是正常。”

朱英點點頭,再次問道:“那麽老爺子從何認為,一個學子考取功名為官有,怎麽能有從官的經歷呢。”

到了這裏,朱元璋逐漸平靜下來,似乎感受到了大孫其中的意味,微微沉吟說道:

“自是有老人帶新人,一名官員,先是從輔職做起,當有了熟悉的經歷後,通過考校,再成為主官。”

朱英點點頭,說到這裏,其中的關鍵也差不多了。

他再次問道:“戶部掌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國庫。”

“吏部掌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

“兵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

“其中六部任何一部,一個未嘗接觸過的官員要熟悉上下,少說也得數年時間才行,僅僅不過一個學徒。”

“當這個學徒剛有些經歷之後,就得重新換個地方學習,若是天資聰慧者無須多說,但哪來如此多天資聰慧者。”

“便是有些中規中矩的官吏,就僅僅一個事情,便需用一生來鉆研了,如何能更好的發揮出本身的才能。”

“爺爺可是曾看過宋朝歐陽修所處《賣油翁》,萬事無他,唯手熟爾。”

朱元璋眉頭舒展開來,問道:“大孫的意思,是應當讓官員在本身的職位上進行調動,如戶部官吏,便是在戶部調任,吏部便在吏部。”

“便於官員更好的掌握本身所學,是這個意思嗎。”

對於這個問題,朱元璋其實也是考慮過,所以在官員的任免上,大部分的官員,都是在原本的部門,只有一些大才。

譬如尚書這個職位,主要在於管理官員的職位,才會進行調動,不會影響部門的學習。

在朱元璋看來,大孫的問題,明顯還是因為不夠熟悉朝堂才導致的。

然而,朱英卻是搖頭說道:

“自然不是,孫兒的意思,是在科舉八股取士外,另開選功名之路,學子所讀之書,也不局限在四書五經之內,而是另外編撰。”

取消八股取士,或者說先行壓制八股取士,這才朱英看來,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朱英想打造的大明,是一個民智開啟的大明。

八股取士對於思想的限制,實在是太大了,甚至於後來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話的出現。

早知道曾經書生,可不是手無縛雞之人。

所謂君子六藝,每個讀書人,學武都是必然。

比如一米八六的聖人孔子,其中武力值怕是比項羽還要來得牛逼一些。

畢竟霸王舉鼎的項羽,那個鼎只有三百五十斤。

而孔子托舉城門,按照春秋當時的情況,最輕的城門都是四百斤朝上了。

甚至於諸葛孔明,三國最為出名的軍師。

其個人武力值多的不說,少說單挑四五個大漢沒半點問題。

而如今的西方,已經開始了文藝復興,思想開放的運動。

朱英想要給大明步入工業時代奠基,就必須解放思想,讓更多的思維碰撞出強烈的火花。

最為重要的便是,將工匠的地位進行提升。

想要進行這後續一系列的舉動,首先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才。

這也是當初,為什麽朱英在察覺到自己的身世情況後,第一想法還是前往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