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正規(第2/7頁)

蘇喆是她們祖父的“故吏”,也算是自己人,祝煉的名字她們也是知道的,說話也比在北關的時候輕松了一點。劉遨猶豫了一下,倒不好稱呼蘇喆為“世兄”,轉稱其為“阿姊”,請入房裏坐下。

蘇喆與她攜手進房,見裏面竟堆放了不少箱籠,便說:“這也太狹窄了,我找人換間屋寬敞屋子。你帶的東西,我另找一處安全的庫房給你放置,再派兵守著,再不會丟的。”

劉遨道:“使不得!我這些箱籠,是阿翁讓我帶過來的書籍,無論我到哪兒,都是要放到自己房裏的。直到見到節帥。”

“哦!原來如此!”蘇喆聽到有新書籍,也有些興奮,“那好,就再委屈一晚,明天到了府裏就能安心了。府裏給大夥兒準備了兩處院子,都在幕府裏,一個給你們姑姪居住,旁邊一處是女仆居住、放行李、小廚房,男外另在外面有住處,你看如何?有什麽要求現在就提,府裏連夜改。”

劉遨忙推辭道:“這樣就很好,實在是勞煩節帥了,我們姑姪並非挑剔之人,節帥肯收留,已是感激不盡。”

“都是自己人,何必這麽講呢?氣候還適應嗎?路上辛苦麽?”

劉遨道:“還好。”

她們姑姪講話也都斯斯文文的,劉遨最沉穩,先問了祝纓好,再詢問了一下幕府裏都有什麽人,祖父當年“故吏”們都過得如何之類。又說希望可以拜祭一下張仙姑和祝大。

劉昆聲音帶點軟糯,脾氣很好的樣子,細心地詢問在安南生活的細節。氣候,什麽季節穿什麽樣的衣服,常見的病症有哪些之類的。

劉衍話最少,只問了一句:“可方便拜祭亡人不?”

蘇喆耐心地道:“那當然可以,從收到消息起,姥就換了素服了,闔府上下都穿素,整個安南,凡識字的人,都要悼念老相公的。又做道場,咱們回到幕府,法事恐怕沒做完哩。”

幾人又驚又喜,劉遨道:“這……有些超過啦。”

何月明道:“姥覺得對的,就會做,只要她說做得,那就不算超過。我才隨父親到安南的時候,也常覺得這也有些超過,那也有些不妥。後來也就習慣啦,我們舍棄那麽多的東西來到安南,不就是因為它的‘超過’麽?”

劉昆好奇地問道:“夫人也是遷居安南的麽?”

“對呀?來了有幾年了。剛來的時候,生活上是有些不適應的地方,也會有些誤會。我會陪你們住幾天,有什麽困惑的事情只管問我。”

劉遨心道:一個是故吏,一個是外鄉人,這二人的安排實是妥貼。怪道都說祝子璋做事周到。

劉衍還是揪著之前的問題:“不是阿翁,是我姐姐。”

劉遨與劉昆都往她身上看,劉衍又加了一句:“還沒完婚的,府裏忌諱這個不?”

“啊?”何月明說。未婚女子死了,是有各種忌諱的,具體要因地方而異。有些是不能入祖墳,有些是不會提。當然也有不大忌諱的,但是沒有直系的後代,總是會有低人一等的感覺。此外,一般也不在家裏擺靈牌,喪事辦完了,到了一定的時間,貴族之家有家廟,往那兒擺,普通人家把靈牌一燒就完事兒了,所以三代之後記不得祖宗名字也是正常的。

“咦?”蘇喆想了一下才想明白,“哦!咱們這兒百無禁忌!府裏姑姑常年祭著她亡夫與故去的婆婆呢。”

劉衍舒了一口氣:“那我就沒別的事了。”

劉遨道:“那她與婆母相處得一定很好。”

“是啊。”

何月明問劉衍:“人……是怎麽沒的?祭品可有什麽講究不?有難處只管說。”

劉遨嘆了口氣:“哪有什麽講究?差不多就得,她活著的時候對這些也不挑剔的,我們帶她到這裏來,她也應該能夠安息了吧。”

見她們不願多說,何、蘇二人也不強問,叮囑她們早些休息便離開了。

原本預計著一天能回的,但是三個大家閨秀帶著許多的行李,細軟雖不多,書籍卻是重而嬌貴的,走得並不快。路上花了兩天時間才到西州,進西州城的時候日已偏西。

蘇喆湊近了馬車道:“現在正是豐收慶,明年這個時候你們就能看到有多麽熱鬧了。”

劉遨撩開簾子往外看,只見雖是傍晚,街上的人仍然不少,這多人身上都帶點兒白。最常見的是腰裏系根白腰帶,也有往胳膊上紮條白手巾的,穿素色衣服的也有幾個。他們的服飾也各具特色,看得人眼花繚亂。

到了幕府,蘇喆、何月明先進去,裏面很快又出來幾個穿號衣的雜役模樣的人。為首的一個婦人道:“請進吧。男仆請走那邊,女仆跟我來,行李我們有人接手。”

蘇喆又跑了出來,帶她們去見祝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