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陳萌(第3/4頁)

陳萌回到京城府,衙役們才出去打探消息沒回來,他又耐著性子一面處置一些公務,一面等消息。等了一天,倆沒一個過來的。

陳萌的火氣也上來了。

回到家裏,陳枚又帶來了打探的消息:“阿爹,那案子的苦主是個倒黴鬼,阮秀給他錢讓他告余清泉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他另一半兒家產被安仁公主給搶了的,是湊巧選了他了,看中的是他家裏人口多。”

陳萌道:“知道了,那就是公主自作孽了。”

“阿爹?”看陳萌板起了臉,陳枚也收起了感慨的表情。

陳萌道:“王相公難做啊!一件事不畏強權、不循私情容易,一輩子這麽做難啊!只做一件,其余循私,就落入下乘了,人的精氣神兒就全沒了!”

陳萌深恨這兩個人把自己逼到了一個不得不選擇的境地。

你們行!帖子都送上了,還當耳旁風是吧?!還有余清泉,自己幹了什麽事沒點兒數啊?怎麽有臉在朝上批判別人的?我看你就是個蠹蟲!

陳萌道:“備馬。”

“您要去哪兒啊?”

“你叔父家。”

陳萌一口氣跑到祝纓家裏,祝纓家才吃過晚飯、送走客人,今天祝家也有訪客,來的是楊靜。

這位老兄只帶了幾個仆人進京,老婆孩子都在家裏,他也不擔心,大點兒的已經長大了,小點兒的放家裏老婆也能教。

他正在為國子監的事兒來找祝纓,他的計劃,在國子監把學生分成兩類,一類是蔭進來的,一類是考進來的,區別對待。蔭進來的當然也可以考,成績好了,也一樣對待。成績不好,因為身份關系,也不逐出去,但是嚴格管理,到了年齡趕回家去。

考進來的他打算多花心血,希望對這些學生更好一些,給提供好一點的條件,衣食住行都優待一下。以後選官的時候,國子監優先推薦這些好學生。

提高待遇是要花錢的,尤其是他還想為其中一部分家裏真窮而不是“寒士”的人多提供一些文具書籍。

祝纓是管錢的。

皇帝雖然發話了,事是戶部在幹。經手人一旦想為難你,花樣百出絕不是形容詞,而是寫實,他們能找出八百種理由,證明克扣你是正當的。

楊靜不傻,這就到了祝府來坐著了,帶了小禮物,言辭懇切。祝纓這會兒已經打聽出來他的來歷,也就是她這樣的不知道,楊靜在仕林其頗有名聲。劉松年跑得太快,竟沒給她說明一下。

這確實冤枉了劉松年,劉松年也沒想到祝纓竟會不了解楊靜。

楊靜登門,祝纓就要就他吃飯。

楊靜從容道:“那就叨擾了。”

飯倒是吃得不錯,祝纓和蘇喆捧著飯,看著楊靜的臉都能多扒兩碗。楊靜吃完了,還稱贊:“滋味鮮美。”

“害!只要是新鮮的東西,怎麽做都好吃。”

楊靜的臉抖了一下,道:“也、也不一定的。府上的飯食是很好的。”

接著就又說起國子監了,祝纓對這個倒是樂見其成,道:“可以。您再拿個數來。”

楊靜道:“說不得,以後還要叨擾的。”

祝纓道:“要不您給我一個總數,一回一回的,忒麻煩。”

楊靜道:“事情要一樣一樣的辦,我亦不知需要多少。這兩年將事定下,核準每月、每年的花費,以為定例,到時候就不會再麻煩您啦。我知近來水旱繁仍、戶部繁忙,還請暫忍我些時日。”

祝纓道:“您這是什麽話?戶部是做正事的,您的事是正事。”

楊靜一拱手,禮貌地告辭了。

他才走,陳萌又來了。

祝纓道:“哎喲,吃了嗎?”

“氣飽了。”陳萌說。

隨從們將殘肴撤去,給陳萌上了茶果,祝纓與他對坐,問道:“怎麽了?”

陳萌認真地看向祝纓,道:“我現在與你說正事,朝上兩黨相爭,你是怎麽想的?我是不想理會他們。”

祝纓又問了一遍:“怎麽了?”

陳萌深吸一口氣,把這幾天的事情統統說了出來。

祝纓道:“我聽說了一點兒,安仁那事,是真的,正想著如何告訴你呢。這事確實為難。我得慶幸,現在我已經不在大理寺了,否則遇到這樣的事情我也是兩難的。怕倒是不怕,是有些難。你與我不同,你又不欠他們的。”

“你也不欠他們的!鄭熹也沒為你做多少事!這些年你還他的也足夠了。王相公關愛過你,那是王相公的恩情,你也還了,再過意不去,就關照他的子孫。與旁人也沒有幹系。”陳萌認真地說。

祝纓道:“你是想?”

“老子行得端坐得正,咱們是朝廷大臣,竟然要給別人做打手了嗎?你與鄭七難決絕,不過他那個人識趣,比余清泉強百倍。你也不須負他!

至於其他,何必沾染?以你我今日之勢,自保是綽綽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