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陳萌(第2/4頁)

陳萌嚴肅地說:“越是這樣,越說出來的話你越信是不是?一旦故意撒謊,你信了,豈不是要誤事?”

陳枚縮了縮脖子,老實答應了。

雖派了兒子當坐探,陳萌也沒閑著,仍是派了衙役接著打探消息。

兩天後,雙方都有了反饋,陳枚回來說,阮秀不知道安仁公主的事,只是針對余清泉。衙役走訪得知,確實是有人給了苦主錢,而苦主家確實有兩塊地,本來勉強夠得上小康,結果魯王來一刀、安仁公主來一刀,最後余清泉來一刀,苦主家徹底撐不住了。阮秀與余清泉的沖突也是事實,且有證人。

陳萌於是再審苦主,苦主道:“是有個好心人見小人一家老小衣食無靠,賞了幾串錢。小人既緩過一口氣來,自然要奪回祖產!小人家產被奪是實。”

“教唆你告余清泉?可教唆你告公主?”陳萌認真地問。

苦主臉上茫然了一下,道:“告的只是他,公主占了我的地,也是實。大人問案,小人從頭講起,魯王、公主都占過我的地啊!”

陳萌又查了苦主與余清泉之間的交易,苦主無病無災、有家小要養,就突然把賴以生存的田地給賣了,還不是賣給自己的同族。完全不合常理。再說價格,也比市價要低不少,苦主還說:“並沒有給我們那麽多錢。”順便告發了余家還有隱田的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陳萌深感自己運氣之差,只得再派人去查。

其實不用查,他心裏早有了猜測,苦主所告有八分是真。

堂外旁聽的百姓議論紛紛,堂上的官吏卻一個個大氣也不敢出——上司這回是遇上事兒了。在京兆府混的,沒幾個缺心眼兒的,一眼就看出來這情況有些不妙。

幾個精明吏目腦子轉的飛快。

案子怎麽斷是很簡單的,只要還有點良心,結果是一目了然的。難的不是一個簡單的侵奪土地的案子,是案子背後又扯出案中案來。搶婢女的事可以不管,安仁公主呢?

這個時候,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辦了某一派中的某一人,都要被懷疑是與這一派作對。僅僅這樣還罷了,審案過程中又多了一個安仁公主,她孫女兒是太子妃,就怕是針對太子有什麽陰謀。

初審的時候為了立威立信,讓百姓旁聽了,余清泉與安仁公主都涉案,到時候只判一個余清泉,賬面上能平。不判安仁公主,陳萌威信掃地。在京兆這片地面上,名聲就不要再想了。

對付一個安仁公主,陳京兆占理的時候硬杠一下沒問題,但是投鼠忌器。

所有人都等著陳萌給個結論。

陳萌已非當年的吳下阿蒙,他鎮定地下令,命衙役接著查訪,然後宣布退堂,且把苦主一家安置在府衙附近。

他在等,等著余清泉的反應。陳萌的心裏,對王雲鶴要比對鄭熹尊敬得多,他願意給余清泉一個機會。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想給余清泉、冼敬沒臉。

鄭熹已經做出樣子來了,學,總會吧?鄭熹可是帶著鄭衍到京兆府來把事情給了結的。那件事,鄭熹做得實在漂亮。

陳萌心中一嘆:父輩都盼能生一個像鄭熹這樣的兒子。

退了堂,他又命人送了一張帖子去給駱晟,委婉地讓駱晟勸告安仁公主:快些把事給平了,把地給退了。您也不缺那幾十畝地,還回去,我給結案。我也不圖個剛正不阿的名聲了,你們也別拖累太子、太子妃。

陳萌覺得自己仁至義盡了。

………………

萬沒想到,第二天早朝都過了,他故意慢慢地往外走,兩個人都沒有動作。

他卻不知道,余清泉那裏派了個管事應付此事便以為萬事大吉了。富貴人家都這麽幹的,且他有買田的契紙,又不是強搶。

駱晟那裏就更難了,昨天他收到帖子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連夜勸母親。

豈料安仁公主回了他一句:“什麽?還?”她被氣笑了,“事情因何而起?不是那個什麽什麽誰,發了瘋到外面說瘋話嗎?讓他閉嘴不就行了?!!!陳萌是怎麽當京兆的?這都不會?還巴巴給你遞個帖子!訛我嗎?”

駱晟被母親給罵懵了,道:“現在不宜生事。且陛下賞賜的田莊已經很多了。”

“那是陛下賞的,與這個是一回事嗎?難道陛下賜給你一樣東西,你原有的就要送出去?你是怎麽想的?阿姳還沒長大,東宮孩子已經有了幾個了,東宮多內寵,你這脾氣,以後我死了,阿姳能指望你嗎?”

駱晟道:“噤聲!怎麽能說東宮多內寵?這話有傷太子德行。”

太子的妾並不多,他也沒有自己主動去采選,帝後給兒子配的伺候的人,名份都還沒給。安仁公主這話,駱晟覺得是不對的。

母子倆越說越歪,倒把正事給歪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