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小事(第3/4頁)

祝纓將何京請到了小廳裏坐下,兩人敘一敘昔年的交情,恍如隔世。

何京道:“想當年王相公還在,範少尹也在。一朝離京,沒做到刺史別家便難相見。如今與二位已是陰陽兩隔。我想應付完了部裏的事,去拜祭一下王相公,您知道他葬在何處麽?可否派個人給我指一指路?”

“好。”

兩人敘了一回別情,何京道:“當年只要辦案就好,如今這些麻煩事喲~”

祝纓因鹽州的事情,提醒他:“別嫌麻煩,現在麻煩些,總比鬧到陛下面前強。”

鹽州大小官員這回可不太好過關了。本朝底氣還是有的,還沒到把流民嘯聚山林當成“尋常”不去斥責處分地方官的程度。

何京也答應了,兩人又感慨一回前事,何京方才告辭。

到得次日,早朝之後何京就跟著祝纓往戶部走去。

祝纓道:“您可真是一刻也不丟松呀。”

何京道:“早些將公務辦完,也好出城去。”

兩人到了戶部,祝纓開完了晨會,何京就在一邊看著,等到晨會開完,何京搶了第一個與祝纓核對賦稅、預算之類。

兩人有默契,何京的稅給得足、來年的預算也不同祝纓討價還價。祝纓問道:“還應付得來?”

何京道:“他們叫苦連天的,哪裏是因為朝廷找他們要得多了?我年年括隱,也不耽誤農時做工程。自然應付得來。”

他說著又是一嘆:“不過是照貓畫虎,跟在王相公身邊的時候窺著一鱗半爪。”

祝纓把文書推給他:“畫押。”

何京提起筆來寫名字,“京”字才寫到第二筆,外面傳來一聲:“太子殿下到。”何京手一抖,在紙上畫了個瓜子的形狀。

祝纓道:“一會兒再重寫一份吧。”

與何京二人起身迎接太子。

太子見何京面生,問了一句:“這是?”

何京忙自報了來歷,太子道:“良二千石。”

何京趕緊謙虛了幾句。

太子又問祝纓:“我才從陛下那裏過來,聽說鹽州有事,齊王要過去一趟?他一旦過去,供給充足嗎?”

“多撥了五百士卒,糧草、衣甲等都在調撥了。”

“唉,我只恨不能為阿爹分憂,倒要年幼的弟弟奔波。天寒地凍,他很辛苦,還請一定要照顧他,不要有所短缺。”

祝纓道:“東宮有東宮的責任,藩王有藩王的差使,臣也會恪盡職守的。”

“您一向令人安心,但那是我弟弟,不免關切。戶部派員往鹽州去時,告訴我一聲,我為他準備了些東西。”

“殿下待齊王一片愛護之意,想來齊王也能感受得到的。”祝纓說。

因有何京在,太子略說了幾句就走了,書吏重新給何京謄抄了文書,何京重新畫押,又與祝纓約定了應付完吏部,就請祝纓給他一個向導,他好去拜祭王雲鶴。

何京之外,祝纓又見了幾個刺史,這其中有何京一樣痛快的,也有叫苦連天結果一文也不少交的,也有死活要明年再減一些的。單獨哪一個都好應付,一個接著一個地來,總給祝纓一種“他們要造反嗎”的錯覺。

趙蘇也很快忙完了祁泰的喪事,當晚就帶著妻兒到祝纓府上去拜謝。

祁小娘子一身素服,臉色熬得青白,神態間卻透著放松。蘇喆已經回府換了衣服,坐在一邊陪著。

祝纓聽祁小娘子致謝,說:“都是自家人,客氣什麽?我不與你們客氣,你們也不要與我客氣。”

趙蘇大方地應道:“是。”

祝纓道:“明天到戶部報到。項樂我安排在了倉部,你麽,先去度支吧,正好,鹽州那裏的事,你管起來。要出差時,也不能躲懶。動身前把家裏安頓好。”又說祁小娘子要繼續辛苦了。

祁小娘子有點哭笑不得,心道:您這是真沒客氣。她說:“您的安排必是最好的。您讓他去,他就去。”

祝纓道:“不會讓他吃虧的,只會讓他受些累。小妹,陪陪你舅母。大郎,隨我來。”

祝纓把趙蘇帶到書房,面授機宜,以督促轉運糧草為名,看一看鹽州的情況。

趙蘇驚訝地問道:“齊王?陛下在想什麽?天家兄弟,豈不又要相爭?”

“不然呢?難道要把兒子養廢?自己與兄弟打得頭破血流,卻是篤信自己的兒子會手足情深。”

趙蘇道:“那也不敢讓藩王染指兵權啊!”

“自家人比臣子危險,也比臣子可靠。”

“他心眼子怎麽突然多起來了?”趙蘇嘀咕一聲,“以後不會太平了。您也得早做準備了,不止東宮與齊王。王相公雖然去了,冼詹事可還精神著呢。又有鄭相公。眼下還算客氣,等到圖窮匕現的時候,恐怕雙方都容不得您不偏不倚了,終究是要有所交待的。”

“什麽交待?倚靠誰又信任誰?他們不是喬木,我們更不是絲蘿,咱們可以更有志氣一點。”祝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