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小事(第2/4頁)

皇帝道:“什麽?”

祝纓加快了腳步,走了。

殿內,竇朋低聲說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就在前不久,鹽州饑民聚眾為盜,一夥“數百人”的流民逃進附近的山林裏。入冬後乏食,巧了,這不正是秋收、收租稅的時節麽?那就搶好了!

這群人還是“義賊”,沒搶普通百姓,反手把才收上來的秋稅給搶了。

皇帝怒道:“怎地會有這樣的事情?速派人剿匪才是!”

竇朋道:“是。臣去安排?”

皇帝沉著臉道:“要快!”

“是。”

竇朋回到政事堂就讓人把兵部、戶部相關人等給叫到了政事堂。得調兵、得轉運糧草,對了,如何剿平、派誰去,也得有個說法。

因為報上來的是幾百號人,這就不用派什麽大軍了。竇朋與兵部等商議,就派那位才立了功的小冷將軍帶兩千人去。對付這次的盜匪,兩千不算少了,且還有地方上的一些官軍,一起湊個三、四千人不成問題。只要指揮得當,能夠滿足皇帝“快”的要求。

祝纓道:“鹽州附近的秋賦已經在路上了,不然的話,就地調用計入賬中,還能省去路上的消耗呢。只消戶部派一個人去監督調撥就行了。”

竇朋道:“糧草運轉,你看著安排。寫個條陳就行。”祝纓辦這些事他非常的放心。

祝纓只好答應了:“好。不過既然是流民,想要斷根,就得安置好這些人。幾百號人,就是幾百戶人家。”

竇朋笑道:“怎麽?你又要他們屯田?”

祝纓道:“不知道他們是什麽來歷,不好說,還請順便問一問他們之前是做什麽的。天下之大,總有安置他們的地方。”

竇朋道:“首惡還是要嚴懲的,否則群起而效,豈不麻煩?”

幾人很快定了方案,各人回去寫了自己要負責的那一項,往政事堂一報,由竇朋再拿去給皇帝看。

皇帝的面前鋪了一幅巨大的輿圖,杜世恩正在監督幾個小宦官在上面找鹽州在哪兒。竇朋知道,上前給指了出來,又將奏本捧出:“陛下,臣等已擬出剿匪方略。”

“哦,”皇帝漫應一聲,眼睛卻在看著地圖上的鹽州兩個字,“齊王,到哪裏了?是不是就在附近?”

竇朋背上一緊,道:“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齊王怎麽能冒險呢?”

皇帝卻另有一種想法。北地與胡人雖然打贏了,但他對官軍並不滿意。派女婿去北地看著,女婿完全沒有抓住重點,回來說什麽條件艱苦敵人兇狠。

忠武軍也半死不活的。皇帝本人眼前能看到的只有禁軍,也看不出個幺二。

他想讓可信任的兒子看一看官軍現在的樣子,回來好匯報給他。

皇帝道:“不是說小股匪患嗎?又不用他沖鋒陷陣,讓他勞軍。”順便督戰。

竇朋暗暗叫苦,這不得再分人保護齊王嗎?仗不打都得保護齊王。

竇朋只好又申請再多撥五百人,如此一來,相應的計劃就又要變更了,至少祝纓得重新計算糧草。

幾人又是一番返工。

祝纓問竇朋:“既然有流民,鹽州必有事發生,且也未必只有鹽州一地有這樣的事情。派兵圍剿是治標,安頓生民才是治本,否則此起彼伏疲於奔命。”

竇朋道:“流民……”

兩人都有點頭疼,流民的產生,必是百姓生活難以為繼了。想要從根子上斷絕這樣的事情,就得整頓當地。比如,查一查當地官員是不是盤剝太甚,又或者當地的兼並是不是太酷烈。

祝纓道:“鹽州刺史還沒到京。”

竇朋恨恨地說:“他今年必得有一個解釋!”

祝纓道:“那要如何安頓當地?朝廷征稅在當地並不重,也未見報有大災。”

竇朋道:“讓禦史台派人去查吧。你現在就去,把糧草調撥一下。”

“是。”祝纓回到戶部,先重新梳理一下鹽州及周邊的情況,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再考慮調撥的事情。她打算借這個機會派個人過去,實地看看情況。

竇朋則特意把小冷將軍叫來,仔細叮囑:“一定要保護好齊王殿下!”

小冷將軍眼皮直跳:“他不是去西陲的麽?”

“陛下的意思,照做就是。”

小冷將軍道:“是。”

…………——

憑空多了一件事情,祝纓就更忙碌了。就在同一天,姚臻之前提到的族弟又來了,祝纓還要見他。

晚間,祝纓回到府裏,門上又是好些人在等著她了。

祝纓不慌不忙,先叫過林風:“去一趟鄭府,告訴鄭相公,鹽州有變。”

然後才開始看帖子,這一疊的帖子裏居然讓她看到了兩個熟悉的人名——何京、章炯。

章炯現在是個知府,他沒有自己赴京,他的名帖是派了人跟隨何京送到京城來的。何京兜兜轉轉,如今已做到了章炯的上司。章炯不但有帖子,還有豐厚的禮物送到,他寫了一封長信,信上並不提要走門路的意思,只寫了自己這幾年是怎麽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