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身後(第4/4頁)

兩人到了旁邊的一處小廳裏,祝纓道:“這宅子,當年是我收拾的。”

王叔亮不知道她沒頭沒腦說的什麽意思:“誒?”

“它是先帝賜宅,給相公居住的。相公一旦故去,你們再回來,也住不得這裏了。這個,我幾年前就準備好了,你拿著。”

說著,將上次送給王雲鶴但是他沒收的房契取了出來。

王叔亮推辭道:“太貴重了,如何使得?”

祝纓道:“收下吧,這個在這京城裏可真不算什麽呢。”

王叔亮正色道:“這個我可不能收。”

祝纓道:“是來路幹凈的。”

“我不是那個意思。”

祝纓道:“我也沒送過王相公什麽東西。”

王叔亮道:“待先父喪禮過後,我恐怕也回不來了。”

祝纓道:“這又從何說起?”

“您過幾天就知道了。”

祝纓道:“你可不要做傻事。”

王叔亮笑笑:“不會的,詹事他們愛怎樣就怎樣,家父人已經去了,我只想他早日入土為安。家父的知己為他寫了墓志、祭文,也不必別人再誇耀了。謚號之類,家父自己也不在意的,別人為他爭的,有多少是覺得他值得,又有多少是想把他推做個牌坊呢?”

“這話說出來傷人。”

王叔亮道:“我的父親已經遍體鱗傷了,我就是想傷人。”

他將房契往外推一推:“心領了。以後我要是能憑本領回來,自然能有落腳的地方。回不來,要這房子何用?多謝您沒拿家父做筏子。”

祝纓只得把房契又揣了回去。

次日,朝上繼續爭謚號,皇帝不置可否。大臣們不免有些猜測,看出皇帝似是不喜王雲鶴。

然而,即使是鄭熹也覺得詫異:王雲鶴難道當不得一個“文正”?有這樣的丞相,還有什麽好不滿的?挑剔王雲鶴,也得看自己配不配吧?

皇帝就是不放話。

此時,王叔亮又奏上一本——王雲鶴臨終有一份遺本。

竇朋擔憂地將奏本遞給皇帝,皇帝問道:“這又是什麽?”

竇朋嘆息一聲:“請抑兼並。”

這個抑兼並不是悄悄幹的那種,而是一份很明確的計劃。包括如何保護小農的土地,如何增加兼並的成本,甚至寫了限制蔭官、增加科考名額,全國範圍內丈量土地、確定各級官員免稅額度等等。

他其實早就有一整套方案。

“嗡”!朝上交頭接耳了起來。

禦史忘了維護秩序,皇帝掃了掃群臣,指著王大夫說:“你就看著這麽亂?”

禦史維護一下秩序,余清泉出列,發誓要為王雲鶴爭到“文正”。穆成周比鄭奕跳出來得更快,道:“難道你比禮部更懂?”

祝纓不動如山,冷眼看著這一出鬧劇。

一群垃圾!她想:文正就文正,你們爭不來,我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