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身後(第2/4頁)

祝纓擺了擺手,重新投幹凈了抹布,再將架子擦幹凈,然後將書、卷、按次序一件一件擺好。

最後洗了手,再往桌案前坐下,慢慢地算了起來。這一回,好像順了一些。

午飯的時間到了,祝文也不敢催她吃飯,祝纓若有所覺,擡頭看了他一眼,道:“你回家一趟,讓家裏準備奠儀。順道過四夷館,告訴趙蘇一聲,讓他也準備。哦……還有鄭家,也說一聲。”

“是。”

會食的時候,葉登、李援都湊到祝纓這裏一起吃,他們探聽了一會兒消息,心裏沒底,大家坐一塊兒好壯膽。

王雲鶴死了,無論喜不喜歡他,都得承認這是一件大事,沒了他,許多事情都會改變。

葉登感嘆道:“王相公要是早兩年休致,就是個完人了。”

李援也附和一聲,又說:“不知道王相公身後會如何。鄭相公又丁憂了。明天早朝……”

說著搖了搖頭。

祝纓道:“戶部要將自己的事做好。秋天了,容易上火,不要叫別人挑出曹刺兒來,咱們不當別人的出氣筒。”

葉、李二人都說:“那是當然!”

葉登又說:“反正戶部就是這個樣子!想拿咱們做筏子殺雞儆猴,也得看他配不配。”

李援道:“不過,您二位說的是誰啊?”

祝纓道:“不管是誰。”

葉、李二人對祝纓早有了解,能幹是其一,還肯為下面的人扛事,他們二人也還算滿意。“肯扛事”極大抵消了二人對於頂頭上司從丞相換成個“普通尚書”的不樂。

祝纓道:“對了,咱們戶部自己的賬上還有多少?理一理,上回說的宿舍……”

來了來了!祝纓的三板斧,清查、發錢、帶著升官。

葉、李二人安下心來,與祝纓邊吃邊聊。吃飯的時候聊輕松的,怎麽給戶部的小金庫裏存錢。也不知是哪位前輩聰明睿智,為戶部攢下了偌大的家業,比祝纓之前接手的地方都好。

葉登笑道:“咱們除了與各地算租賦錢糧,還會收各地土產哩。”

“互通有無。”祝纓說。

她是何等靈敏的一個人?當年,冼敬與她談過梧州的麥種,竇朋又她談砂糖,此外又有鹽、茶、鐵之類,還有各地的特色貢品。這些東西九寺、內侍局之類也能管一部分,戶部卻都能明正言順地插手。

既知各地物產,可做的文章就多了。

不知哪位前輩的遺澤,戶部除了放貸、收租之外,還掌握著幾樣交易,都是做老了的幾家商人去代辦的。譬如某地產絲、質量極佳,就由這些人往那裏去收絲再往他處販賣。這樣的信息,是許多商人完全無法掌握的。

葉登笑道:“正是。”

祝纓道:“先清查一下,以往有沒有舊貸,利息是不是太高。不能殺雞取卵。”

李援稍有些為難,道:“那……就怕牽一發而動全身。”

祝纓道:“理順了,接下來幹什麽都會順利的。也是趁勢把一些有的沒的給翻篇,接下來恐怕會很熱鬧。別在陰溝裏翻船。”

李援道:“是。”

吃過飯之後,稍做休息,三人又開始處理公務。祝纓已經恢復了平靜,葉、李二人見她平靜,又肯擔責,他們比她還要平靜。

直到祝纓說:“今年的節余也太少了……”

葉登才說:“那個,北地的租賦,不是免了麽……”

李援咳嗽了一聲,祝纓也回過味兒來,當然是免了啊,她知道,還是她爭取的呢!現在這個窟窿扣她頭上來了!

祝纓道:“哦,知道了。”

預算不是一天能做出來的,到落時,三人不約而同地停下了手,各自回家,換衣服去王雲鶴家吊唁去。

…………

祝纓出了皇城,騎上馬往自己新府走去。不長的一段路,途中竟聽到了哭聲。

小販們收了攤子,也有老人倚著大門抹淚。聽到馬蹄聲,他們擡頭看了她一眼,又別過頭去。

祝纓鞭馬回家。

祝家的人都知道祝纓心裏對王雲鶴很親近,都不說笑。家裏已經為祝纓把素服給準備好了,項安道:“奠儀,與送往鄭家的一樣,可以麽?我又多備了一些,不夠再添。”

祝纓道:“多取些錢,翻倍。”

“是。”

王雲鶴家裏不窮,但也比不上鄭家。祝纓還有一個擔心:皇帝看起來對王雲鶴並不很滿意,則在王雲鶴身後事上,就不會額外再給他什麽。

到了王府,祝纓擡頭看了一眼門楣,又低下了頭。王雲鶴兒孫不少,但派了在老家的、外出做官的都來不及趕回來,在眼前的只有一個王叔亮。好在有冼敬、余清泉等人都過來幫忙,又有鴻臚寺沈瑛親自帶人過來張羅。

祝纓與他們打過照面,祝青君遞上了禮單,王家管事接了。王叔亮哭得頭發也亂了,冼敬像是八天沒睡過覺,余清泉卻還有些不忿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