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條理(第2/4頁)

祝纓挑了挑眉,鄭霖道:“先太子妃前兩天對我說,承義郡王一天大似一天了,想請陛下做主,盡早定下親事來。”

“承義府的太妃?想定下令妹?”祝纓笑了,“她早幹什麽去?”

廣寧王吃驚地問:“你知道?”

“我猜的,”祝纓說,“殿下說主幹?誰是主幹?是陛下!他在一日,別人都是枝杈。陛下有意,承義早就有一門安排好的親事了,你看看歧陽。阿霖,你能做得了娘家的主嗎?都說內宅事是婆婆媽媽,可沒有男人點頭,這麽大的一門親事能結得成?他們為什麽不直接去找令尊?太妃自己沒有父兄?承義的親舅舅沒長舌頭?男人沒個擔當,太妃倒要把你往裏坑?這件事,你說不成的。既然不成,就要連累你在娘家說話的份量。”

鄭霖面色凝重,緩緩點頭:“許是害怕了。先太子過世之後,聽說……喜出望外。”

祝纓道:“她不蠢,只是不夠聰明,打不了這局牌。她哪裏得到的消息?她難道在別人府裏下探子了?還是收買了別人家的仆人?你不怕自己家裏有她的探子嗎?要不就是偶然聽到了,聽說了就信?也不分辨一下?那是誰說的?證人呢?證據呢?這種人倫異聞,沒個證據就敢亂說,被她說的那個人還有活路嗎?那位要自證,就要先將謠言復述一遍再表白,不自證,就是默認。設局的人何其刁毒?她哪怕問到那位的面上,都比告狀強。”

廣寧郡王有些擔憂地四下張望,仿佛真的怕自己府裏有別人的坐探。

祝纓道:“可以說她愛子心切,但是這麽個應變法,靠不住。她要是承義的謀主,誰看了不得鋪蓋卷兒都不要了就連夜跑路?她要是故意博同情,就更糟糕了。”

鄭霖深吸了一口氣:“我懂了。壞了,她暗示阿爹有意相幫,不是對我,對一些人都這麽……”

祝纓道:“你要還是擔心,不妨直接與令尊好好談一談。不要以女兒的身份,就當你們互相是不想幹的熟人,去聊個天兒。”

鄭霖道:“好!”

外面響起了宵禁的鼓聲,祝纓起身道:“我得回去了。”

鄭霖夫婦二人起身相送,祝纓道:“留步。”

她出府上馬,在鼓點結束前回到了家裏。鄭霖夫婦又略商議了幾句,廣寧王道:“這不還是要去家裏說這事兒?”鄭霖已經有了主意:“這樣的事情總是要說一說的,先前是不知道怎麽說,現在我知道了。”

他們家倒不怕犯宵禁,京兆府抓誰也不能把鄭熹的閨女給抓了,小兩口很快便到了鄭府。鄭熹也知道女婿沒什麽準主意,與女婿說話就不會避開女兒,父女之間一番交談不必細述前因。

鄭熹也不生氣,反而笑著說:“你爹曾做過詹事,這個時候讓我歡欣鼓舞?不像話。不要聽愚人的話,別弄得跟她一樣不會教養孩子,我的外孫,你們要給我養好。承義有王府有師傅,身邊皆是舅氏外戚,不必咱們操心。”

鄭霖小兩口更是信服鄭熹,聽他一講,心意更加堅定。鄭霖聽“身邊皆是舅氏外戚”,突然心頭一動,承義郡王被外戚環繞,還有旁人什麽事?即便他能成事,與旁人何幹?

兩人輕輕松松地告辭回家,嶽夫人循聲而來,道:“天這麽晚了,不如就在家裏住下,明天再回去?”

鄭霖道:“孩子還在家裏,不回去不放心。”

嶽夫人這才作罷。

夫婦二人目送女兒女婿離開,緩步回房,嶽夫人問道:“這麽晚了,突然來又突然走,是有什麽事麽?”

鄭熹道:“承義家那位太妃,要給兒子謀娶二娘。”

“什麽?”嶽夫人從鼻子裏噴出一個疑問。

鄭熹道:“阿霖來示警了。得設法斷了這個禍根。”

“二娘……”嶽夫人輕輕地嘆息,似有無限遺憾。

“陛下定的親事,他們眼裏,我們確不如永平。”

嶽夫人低聲道:“二娘還小,以後說個年貌相當的兒郎也不壞。”

鄭熹拍了拍嶽夫人的手背,不再言聲。

……

鄭霖回娘家沒提祝纓,祝纓一個噴嚏沒打,順順利利回到了家裏。張生、範生兩個已經等得飛速跑了兩趟茅房了。

兩人聽到外面說“大人回來了”,慌忙起身,險些沒顧上陪他們小坐的項樂、祝煉,就要往堂外沖出去相迎,跨過了門檻才想起來,又往一旁讓了讓,四人同往外來。

祝纓一邊走一邊詢問:“今天家裏有什麽事嗎?佳茗過來了嗎?”

祝銀道:“來了,與青君說了一會兒話,天晚了,要走的時候青君發起燒來,她又留下來照顧。”蘇佳茗在番學裏上過學,醫術也懂一點,留下倒也相宜。

“開方子了?”

“佳茗沒自己開方,只套用了成方。說明天要是還不好,還是早些請個正經有手藝的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