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告狀(第3/5頁)

祝纓讓他們下去吃飯休息,又讓每人再撥一套冬衣。回報的人一個頭磕了下去:“見著大人,小人可算又過上人的日子了。可他們在梧州的人,又該怎麽辦呢?”

祝纓道:“我都知道了,你去吧。”又問隨從祁泰回來了沒有,如果回來,今晚讓他不要安排別的事。

…………

祝纓單說祁泰,是因為張運留了帖子,晚上要來拜訪。祁泰正可做一個陪客,不說話也行,坐著當擺設。

祁泰從皇城裏回來,聽說祝纓這裏要請客,請的是張運,便說:“使得。”換了身衣服,到祝纓面前來了。彼時項樂、項安也回來了,祝煉也從鄭家的家塾裏回來了。

祝纓與祁泰才換下了官服,吩咐了飯菜,張運就登門了。祝文搶先到堂上來說:“大人,張別駕還帶了幾個人過來,都是年輕書生。我認識得裏面一個姓鄒的是以前的學生。”

祁泰道:“還好家裏飯菜還夠。”

祝纓道:“你只管吃,別人的不夠,你的也是夠的。”

祁泰道:“好。”他也不打算多說話的,酒菜管夠,很好。

祝纓對祝煉道:“你與二郎將人請過來吧。”

祝煉與項樂於是出去,項安問:“那我避一避?”

“不用。”祝纓說。

看到人走近了,祝纓才起身,到門口等到了張運,也看清了他身後的幾個人。四個學生打扮的人,她都有印象。但是只有鄒進賢一個是以前的官學生,另外三人之所以知道,是因為這三人家境都不錯,也是州內大戶,祝纓認識這些人家。

張運與祝纓先見了禮,四個學生都帶一點小激動地拜見祝纓,祝纓道:“進來坐,邊吃邊聊。”

她家裏還是沒有舞樂,但是酒食豐盛,滿滿地擺了一桌子。

賓主坐下,祝纓先是慰問他們一路辛勞,幾人道謝。祝纓又問張運向皇城裏各部報了到沒有,張運道:“已經去了,裏頭說如今事忙,也不知道要排到何時。”

祝纓道:“哦,東宮與永平公主家做親,他們確實忙呢。”

張運的本意,乃是想請祝纓代為關說好過關,祝纓卻不接這個話,只與他閑扯家常,先是讓給張運等人上酒:“你們都能飲酒嗎?長途奔波,飲些熱酒解乏,不擅飲的也不妨,我這裏還有熱奶茶。”

他們都說喝酒,祝纓就讓繼續溫酒,然後問一些梧州的情況,什麽今年收成如何,又問他帶這四個人是什麽意思,是不是貢士。

張運忙說:“正是。鄒進賢雖是官學生,但學問也好。刺史大人便點了他們四個,使我與他們同行。”

這一條張運認為也是需要祝纓的門路的。雖然每年各州都可以貢士入京,數目不等。但不是說州裏推薦了到京城就一定能有官做的,貢士們不但要經過一次考試,還要排隊等官職。考試答卷太差的,州裏還要受責問,問刺史是不是瞎。即使通過了,也只是有一個做官的資格,等多久才能有實職也不一定,還得自己活動。因此京城滯留的貢士也不少。

但是祝纓就不一樣了,凡她帶出來的,必有把握給個官職。壓根不用排期等空缺。

祝纓依舊不接這個話,還是與他話家常,詢問梧州的情況,又問幾個學生的話。鄒進賢的情況她知道,另外三人以前是學問不怎麽樣的,現在成了“貢士”,未免誤判了他們,出言考一考、套一套話。

一問之下,發現他們與之前也沒什麽長進,看衣服也是學生樣。祝纓就問:“你們也補進官學了?”

學生答:“是,大人離高升之後,官學裏又缺了幾個,新使君檢視名籍便命學生們補入了。”

難怪,不是考進來的。

祝纓對下面擺一擺手:“怎麽不給他們繼續斟酒呢?”眼看著學生們又喝下半壺,順便問一問學校內的情況,她說話十分的和氣,有意套話,學生哪經過她的手段?一壺半下去,嘴也沒了把門的,舌頭也大了,說了一件事:“旁的都好,就是番學生有些討厭。”

“哦?怎麽說?”

幾個學生七嘴八舌:“蠻夷出身還那麽傲氣,夜郎自大!咱們與他們打了一架,使君還訓斥了大家。”

張運忙說:“使君也沒有偏袒哪一個,兩下都罰了。番學生裏有些個日後是要接著他們父兄做縣令的,難免桀驁不馴一些。使君內心與大人一樣,也是愛護治下所有人的。”

祝纓笑問:“那你們打贏了沒有?”

學生們也說:“咱們也沒吃虧,他們也沒占便宜。”

祝纓笑出聲來:“打架是要憑自己的本事。不過你們平時也該有風度啊!”

鄒進賢因一直沒什麽機會多展現才學,此時便說:“彼時大人是為了經營梧州,不過是‘從權’,為了安撫召其歸順。如今初具規模,應該‘撥亂反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