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布置(第2/5頁)

祝纓道:“詳細說說。”

項安道:“糖坊越開越大,用工越多。又不能侵占農田,就只好開點荒地了。趁現在先動手,梧州的平地不多,山坡上開新田太費力,不太劃算。我就想,招募些人手來開荒。”

梧州氣候炎熱潮濕,雜草、樹木長得快,平地開荒已然比較麻煩了,境內又多山,動手晚了,平坦處的荒地被人搶光了,就麻煩了。

“要是沒有那麽多的甘蔗田,就只好往外地采進,甘蔗沉重,運費不低,成本增加,利潤就要減少。”項安算賬很明白,這種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本地將荒地給開出來!

祝纓要保糧田,那她新開荒地,種什麽就沒關系了吧?

祝纓笑道:“很好。還有呢?”

還有就是小女學徒了,項安有一個隱秘的心思,她是女管事,得有“自己人”,想多栽培一下小女學徒們。招工的時候更多的向女性傾斜,恐怕會有點反對的聲音,她需要刺史發話。這樣她就能用祝纓的名頭來幹這件事了。

但是她給出的理由卻是:“育嬰堂裏又有幾個丫頭長到十二歲了,我看街上也還有些窮人家的女孩兒,能幹,肯知苦,又聰明,忙一天也掙不上兩文錢,咱們正缺人,她們又聽話肯幹……”

理由給了許多,再扯一個“體恤窮人、憐惜孤兒”的大旗,項安覺得祝纓會同意。為顯示自己並沒有私心,她還提了一個建議,不止項家糖坊,官坊也可以招收育嬰堂的學徒工。

祝纓先問她:“這些學徒裏,你看著有能幹的了?”

“是。”

“放到官坊,算什麽?”祝纓笑問。

官坊裏的工人,身份上是匠人,就像之前的唐師傅等人一樣,名冊捏在長官的手裏。祝纓要人,冷雲轉手就把唐師傅送給祝纓了。育嬰堂的孩子一旦進了官坊,接下來就不好說了。

項安忙道:“是我想岔了,官坊依舊還是原樣?那樣利潤就又……”

祝纓已知其意,道:“眼下有幹得不錯的學徒工嗎?”

“有的,正因幹得不錯,我才想要依舊這麽招的。”

“那就接著幹。”

“是。”

祝纓又問她:“梧州別的作坊產業,你知道多少?”

項安道:“只稍知道一點兒,還是糖坊更熟一些。紙坊那裏也知道一點兒。旁的就只有在家的時候,販賣相關貨物時聽到的只言片語,不敢說懂。”

祝纓道:“我知道了。除了糖坊,你還有別的想法嗎?”

“誒?”

祝纓道:“你辦事仔細周到,也肯動腦筋。糖坊是我交給你打點的,你自己呢?如果沒有糖坊,你想幹什麽?”

項安驚了一下,瞬間以為祝纓要將糖坊從她手中拿走交給別人。旋即鎮靜,官糖坊是衙門的,項家糖坊也有她的一份,交給別人管雖然是很遺憾,但也……那剛才又許招女工是什麽意思呢?

項安低聲道:“大人要我幹什麽,我就去幹什麽吧,要我想,也是想不出來的。”父親沒死的時候,她的想法是要成為一個大富商,然後置田產。現在,這個成就已經達成了,接下來就沒有了。

祝纓道:“可以去想一想。你們都是能幹的人,理當有別的事可幹才是。”

項安動了動唇,臉上細微的表情也變了好幾變,有點苦。別的事?什麽事呢?她一個商人家的姑娘,能幹到現在已經不錯了。總不能做官吧?別說是她了,就是項樂,也不行。他們家是商人。

她鼓起勇氣問道:“大人是想趕我走嗎?還是……我……我娘說了什麽?”

“令堂怎麽了?”祝纓問。

壞了,說漏嘴了,項安後悔。新年的時候,母親和嫂子上州城來拜會過老封君,期間說到了一點她的親事之類。她還以為剛才在後面,老封君已經將這事兒給講了。現在一看,好像還沒講?

項安深吸一口氣,道:“我,還不想嫁人。”

項老娘現在最鬧心的就是一兒一女的婚事,長子不用管了,次子、次女有點高不成低不就,成了項老娘的兩塊心病。項樂還好些,讓人捎個話給他,他就說:“家裏給相看,是個賢良女子就行。”

項安就更麻煩了,知道的說是報恩,不知道的看她這麽幹,活像別人家那等能幹的妾。因有一門離不開的手藝,主人家不肯讓她走,就納作了妾留在家裏。她現在給祝纓幹活,就有點這樣的意思。

要真是這樣,項家也認了。那是刺史,不是鄉下土財主。項老娘還特意跟縣裏讀過書的人打聽過了,梧州刺史從四品,朝廷的規定,刺史大人可以有四個“媵”,媵“視正八品”,比刺史府裏的某些官吏的位置還要高些。

那還真是件好事!

項老娘這麽想的,就跟閨女這麽講了。哪知項安根本沒這個意思,她跟祝纓相處這麽些年,一點曖昧也沒有!她正一頭紮進糖坊裏,親娘給她連“品級”都打聽完了。項安一聽,整個人羞得通紅——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