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合理(第3/6頁)

將州府裏的事安排完,祝纓稍作準備就要帶人往山裏去了。張仙姑與祝大都擔心她,張仙姑還是想跟她同行。

祝纓道:“這是在梧州,有什麽事我盡可以處置得了。以後要是回到了京城難道也還是這樣?小時候都還放手讓我出去呢,現在倒不放心了?沒事的,我先去福祿縣,帶上小妹她們。”

她硬將父母留在了刺史府,也不讓花姐跟隨。她不帶家眷、不帶女仆,外人並無人提出異議。她又帶上了祝煉。將侯五、小吳等人留在家中,又將丁貴等四人帶上。

到了日子,也有一隊商人隨尾前行,依舊沒有用到梅校尉的士卒。

梅校尉與祝纓在正月裏只在燈節見了一面,梅校尉攜眷看燈,梧州比往年更富裕些,紮出來的花燈也比往年更好看了。

女眷們看燈,梅校尉就借著熱鬧與祝纓提一提“回易”,他也想參與貿易。不過這個貿易不是與山中的貿易了,而是參與蔗糖的生意。他不開糖坊,但是他想當個二道販子。他手上有士卒,勞力完全不愁。近幾個月的觀察,他覺得這個於他更省心些。山裏,人家對他愛搭不理的,山外就大為不同了。

祝纓奇道:“你不進山?”

梅校尉笑道:“那是大人您的路子,我不好走。山裏人對我可是防範得緊呐!我不比大人,能在山裏置產。”

祝纓一挑眉。

梅校尉忙說:“只要給我貨。我原價拿!梧州的糖也是緊俏貨哩!”

祝纓道:“原糖坊產量少,別人等閑拿不到,縱拿到了,一路抽稅也是頭疼,你老兄就不用抽稅,是也不是?你要用士卒押運?不怕誤事麽?朝廷可不許這麽幹呐!”

梅校尉笑嘻嘻地:“幾十士卒就夠使了,於兵力無損。再者,梧州地方有大人在,哪裏來的戰事?”

梅校尉以為,祝纓做個官必有所圖,升官、發財兩樣,以往看祝纓是為了升官的,當然也捎帶手造福一方百姓。然而自打知道她在山中建個“別業”,就知道她還要捎帶手的發財。從糖坊就能看出來這位刺史大人是個撈錢的好手,山中置業,對,你說是為了給朝廷羈縻,那當然也是,人家能幹。可要說她不會捎帶手地弄錢,梅校尉也是不信的。

也不知道為什麽,梅校尉就認定了,祝纓是個順手就能弄到錢的人。

地方官員不得在轄區內置產,這是對的,相應的他們還有許多折中的方案。梅校尉不打算去管祝纓這個事,掂量了一下,自己也管不了,幹脆“你賺你的、我賺我的”,祝纓離任之後山中別業怎麽安排,那就是祝纓的問題了,跟他沒關系。

祝纓道:“那你也悠著點兒。我不沾手,你也別沾手,找個中人。”

梅校尉道:“放心!”

兩下約定,糖坊擴建之後,多出來的一部分糖的產量給梅校尉。梅校尉往哪裏販運,她不管,第一筆的糖,可以不用現錢,用梅校尉田裏的甘蔗折抵貨款。等梅校尉周轉開了,下一次交易用現錢。秋甘蔗快成熟了。

梅校尉這裏,讓他的一個妾的兄弟做管事來與項安交易。整樁買賣,明面上與梅校尉和祝纓沒有絲毫的關系。只要兩下將賬做平即可。

二人談妥交易,梅校尉再次拍胸脯保證:“大人但凡有事,只要一聲招呼。”

祝纓道:“咱們都盼著沒事才好。”

“那是,那是,哈哈哈哈。”

…………

祝纓此行,第一站去的就是福祿縣。

她也有些日子沒回福祿縣了,福祿縣如今仍是莫縣丞在代理。福祿縣上自縣丞下至百姓,聽說她又要過來了,扶老攜幼地迎接她。

福祿縣也確是祝纓花心思最多的地方,一入縣境便覺得親切。到得福祿縣城,顧翁也穿戴整齊隨同莫縣丞一同迎接,顧翁身邊,乃是顧同的父親陪同。顧同的父親因為兒子,如今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了,連顧同的母親也是外命婦了。一家子臉上都現出一種興奮的光彩。

祝纓還如之前一樣,到了縣城就不時與城中百姓聊天,過一陣,又說一人:“你是新搬來的麽?我看你面生。”

那人臉也脹紅了,不想刺史會同他說話,更想不到刺史認得出他是新搬來的。於是說:“小人是販馬來了,見這兒好就留下來了。”旁邊就有人取笑,說他是因為在這兒喜歡上了本地的一個姑娘,於是就定居下來了。

一片歡笑。

祝纓命丁貴取一雙銀杯給他:“算我的賀禮啦。”

有以前常在街上混的,大著膽子說一句:“大人,我也娶親了,也有喜禮不?”

祝纓笑道:“給你一把糖吃去。”

“好嘞!”他真的跑到了前面,祝纓也真的給了他一把糖。

一路歡笑,祝纓被迎進了縣衙,縣衙中官吏都聚到她的面前,一齊行禮。莫縣丞又說在清風樓設宴款待了等等,祝纓問道:“怎麽不見趙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