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合理(第2/6頁)

博士感慨道:“這些人呐,生得太早了,晚生幾年就好了。”

助教道:“那也看著好日子了。”

“話不是這麽講的,要是沒見著好的也就罷了。這見著了好的,又沾上了一點兒,但沒全沾上,這心呐……”

兩人一邊嘀咕一邊幹活,又要重新審視一下方志裏的稿子。這個方志寫得比較費勁的地方就在於,這邊寫個差不多了,祝纓在那邊又搞事了,又要將新事給添上。他們寫了糖坊,就又要添番學,仇文等人將番學篇交上,才發現番學裏還有個“女學”。

但願大人不會再弄出什麽要添加的事情來。

…………

祝纓眼下沒想再搞新事,她回到刺史府,按部就班地又召了刺史府的官員來安排接下來的事。

“都知道了吧?長史、司馬的任命下來了,我要去宣諭各部,到山裏轉轉,順便將人帶下來。他們的宅子都準備好了嗎?”

小吳馬上說:“早經備下了,再灑掃一下就能住了。”

祝纓道:“要再仔細檢查。”

“是。”

“章別駕應該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他要是路途順利,或許我沒回來他就先回了。縱小有耽擱,也不至於回來得太晚。他若歸來,你們聽他的安排。”

“是。”

“往梧州來的外地人多了一些,要留意安全。”

“是。”

“李某的案子,若是朝廷無異議,發了文來便照樣執行。若有變故,及時報我。”

“是。”

因章別駕不在,祝纓就又多說了一些細節,最後說:“我這幾日就動身,家裏就交給你們了。”

眾人一聲答應。

祝纓沒有提糖坊的事情,也沒有再提河東縣之類,那些都影影綽綽的只有一個模糊的輪廓,此時掀開也不過是一個模棱兩可的局面,想處置都不好處置。

然後是叫來了郭縣令。梧州刺史治下就在南平縣,南平縣令是非常重要的。

郭縣令極有眼色,一叫就到。

祝纓對他十分和氣,並不在簽押房見他,而是在書房裏一人一杯茶,與他聊天。

郭縣令本以為是進山前例行公事的吩咐,不想祝纓開口就是:“你在南平縣幾年了?”

一句話把郭縣令問懵了,這句話一般來說意思都是:我知道你在這兒幾年了,但我對你有安排。

郭縣令緊張了起來,道:“下官到南平縣已五年了。”

祝纓道:“五年,明年就六整年了。”

郭縣令誠惶誠恐,多一字也不敢問,就怕說錯了:“是。”

祝纓問:“有什麽打算?”

郭縣令這才覺得,刺史大人是要提攜自己了!想一想也是,自己對刺史大人也是盡心盡力的,讓幹的事兒從來不拖過夜。大人在意的事兒,他都搶著辦。難道是因為這個,所以……

他小心地道:“下官情願在大人手下接著幹,可若朝廷制度不許,下官還是想……稍往北一點,離家近一點,家中父母年事已高。然而調任不由下官做主,便是想活動,也是求告無門。”

他是南方人,往朝廷裏也確實沒有什麽門路。就算送錢,也是捧著豬頭找不著廟門。除非中間找個中間人,能幹這一行的中間人胃口也都不小,又是一大筆開支。如果不走門路,接下來調到哪兒就不一定了。多半還是平級調動,到另一個縣從頭開始。

現在上司有意,真是意外之喜。

南平縣還是“有點”窮的,往北一點會好一些。當然,如果能夠升一級半級的更好。他已經是縣令的,直升知府,如果不是眼前這位這樣的,也是很難的。多半是某州、某府內的一個屬官。

一地的主政和更高一級的屬官各有利弊,屬官品級未必會比現在的縣令品級更高,但如果想一直往上升,這一步是需要的。郭縣令將“糖坊越多越富,我越有錢”這個想法拋到了一邊,能升官,錢財就可以暫時放到一邊去了。

祝纓點了點頭,道:“能幹的人在哪裏都能做出成績來,什麽遠了近了的,都不必在意。不過父母年高,確實令人放心不下。你的事,我記下了。”

“多謝大人!”

郭縣令正要問給他接下來安排到哪兒,祝纓又說了:“要調你,你也得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來才好。接下來幾個月,你可要好好幹呐!”

“是!”

祝纓道:“你去忙吧。”

“是!”郭縣令忙說。

見祝纓沒有再說其他話的意思,郭縣令只好先告辭,心道:只要不是明天就下調令,等大人回來,我且有時間好好請教的。又在想大人近來在意的是什麽,以及如何準備些禮物等等。不但有給祝纓的,還得再額外備些禮物,總不能讓上司為自己白忙活一場。

……——

祝纓對郭縣令等人都有安排,不止郭縣令,其他人她也要稍作調動。這件事她辦起來還是比較有把握的,太好的菜她還點不動,小菜還是能挑個大概的。郭縣令在她手下有幾年了,做事也在譜。朝廷無論推廣宿麥,還是她向政事堂講的要壓下糖價,都需要這樣的人具體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