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學生(第3/6頁)

她倒樂意,就是有點兒怪。

孟氏擡手攏了攏鬢邊發,她的行動已不如年輕時利落了,看著小姑娘們活蹦亂跳的,心道:我哪怕再年輕十歲……

這些都是山裏的女孩子,原就比人更潑辣些,說著些她聽不甚懂的話,偶爾蹦出幾個她知道意思的詞。守寡後為了養家,她甚至動過往山裏販貨的念頭,像針、絲線之類的好貨,山裏人很難生產得出,走一趟都是重利。終因勢單力孤、兒子又小需要照顧,不得不轉而往更安全一點的州城進貨到府城販賣。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歲月不饒人呐!

孟氏又看了一眼這個“宿舍”,一間房裏幾張床,也有桌椅、衣櫃、盆架等物。除了一間房裏住四個人稍擠了一點,小康人家嬌養的女孩兒也就住這樣了。

領她來的女役道:“您、您晚上要回家呢,就得掐好了點兒,不好總進進出出的……”

這女役孟氏也認得,是街東頭那個酒糟鼻子的閨女,酒糟曹子老姚在衙門裏當差,衙門裏選人,他就把女兒也弄過去參選,反正最後選上了。現在又被調過來看守番學了啊……

兩個熟人,平常在街上見的時候是你叫我一聲嬸子,我叫你一句大侄女,身處番學,卻不由自主地想說幾句“官面上的話”。

孟氏道:“有勞,我省得,不會給學裏添麻煩的。”

兩人客氣了幾句,姚小娘子道:“您不住這裏,也可以過來歇晌,只不許帶外人進入,那是犯禁的事兒。”

“好,明白的。”

一一講完,孟嬸子摸出兩塊繡帕塞到姚大侄女手裏,笑咪咪地道:“我進來心就慌,見著了你才算安心了。”

姚大侄女也不好意思了起來,道:“我見著嬸子也嚇了一跳!都說您是個厲……利落人物,還真是的!您敢想敢幹。我以後要是能跟您一樣就好了。”

兩人互相吹捧一回,孟氏趁機問一下番學的情況,上下學的時間之類她都知道了,別的就得自己打聽。以她的生活經驗,凡事有一個規定,你就不能只看這個規定,要是以為看著幾條面上的東西就什麽都懂了、萬事照著這個做,那就完了,離虧光本錢不遠了。朝廷還說不許收受賄賂呢!

姚小娘子倒也不取笑她,對她也講了些學裏的事:“都是小丫頭,現在還看不出來呢,她們也還沒學著什麽,都先學說話和寫字兒,一面背些藥方。您一準比她們強!您會說話呀!還會寫會算呢。”

孟氏道:“哎喲,還要背東西?我上了年紀學得慢,是得趕緊開始了。”

姚小娘子道:“您別急,您今天先安頓了下來。您要有旁的事兒,再找我。”

“慢走啊。”

孟氏將這宿舍又看了一回,琢磨著自己也得添點兒東西。雖說告訴她學裏會發些筆墨紙張之類,孟氏總覺得自己是個老人,不是“那樣的學生”不好意思多占多用人家的,以後要是有年輕的學生來,她再占著就不合適,得自己準備些。

本子得有吧?紙筆得有吧?藥袋得有一個!對了,還得識字!

她也零零碎碎認了些字,但是要上學,顯然是不夠的!孟氏跑去問了姚小娘子,這些女孩子都怎麽識字的,知道是通過識字歌。孟氏心道:這個好辦!去抄!

孟氏將盤算打定,同姚小娘子講好,又拿了腰牌,出了番學就回家開始辦這個事兒。先回店裏,將自己縫的一個老藍色的碎花書包拿出來,比了一下大小,覺得正合適。要找兒子時,得知今天張興來了,兩人出去了。

孟氏估摸著這是有生意,那不能耽誤這生意,便對兒媳婦說:“他們回來了,你們兩口子管待張大官人吃飯。以後這家是你們的,你們就得撐起來。”

婆婆肯放權,兒媳婦也樂意,情願用支持婆婆上學,換一個“太後還政”。連孟氏取了點錢要買紙筆之類,兒媳婦都說:“活計還不忙,叫楊三兒去買吧。”

孟氏道:“我得自己去。”

她不但買了紙筆之類,又臨陣磨槍,花了二十錢,請人將識字歌給抄了下來,紙筆還算她的,算下來差不多五十個字就值一個錢了!

孟氏買了一書包的東西,也不用丫環跟著,自己提著一路回家。兒媳婦正抱著小孫子在店裏,她笑眯眯地摸摸孫子的小臉:你小子快些長大,長大了好好讀書認字,以後給阿婆抄書就能省下這二十錢了。

抄完了識字歌,她估摸著這些字能頂點兒用了,心也安了下來,就等明天去上學試一試了。

晚間,何達與張興又回到了鋪子裏來,張興沒有忘自己是打著送貨兼看望一下老主顧孟氏的旗號來的,仍是堅持過來與孟氏見上一面。

這個厲害的掌家寡婦與一般人家女眷有所不同,她已闖出了名號,並無懼於“男女大妨”的指責。兩下見了面,孟氏讓兒子與張興吃飯,自己則是作陪,且說:“以後家裏的事兒我都交給他們啦,我也該歇一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