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糖坊(第2/6頁)

唐師傅脾氣也不敢對他發,一日生氣,將一盆衣服用的水連盆踢了老高,弄壞了柘漿。當時不覺得,次後發現柘漿澄清了不少。唐師傅據此改良了方法,先將柘漿處理一回,再制糖。除了過濾這個手段,不但加草木灰,還加點貝殼粉——這原是洗衣服的一個法子。

他之前就帶過一個大的扁平勺子,那個是之前煮糖漿的時候撇浮沫用的,這個活兒說起來很簡單,卻也是其中一個竅門,使得他制的糖比別人的又好些。

此外又試過反復試驗等,最終弄出了一個流程出來。最後結出來的糖細如砂粒,潔如霜雪,才配得上“糖霜”二字了。之前制出來的,多少帶一點淺黃色。

祝纓指著大徒弟小心搬運的甕裏的東西,問:“這是什麽?”小徒弟沒說話,二徒弟說:“糖蜜。”大徒弟咳嗽了一聲。

他們將柘汁加工,上層是糖霜,下層是黑糖。

唐師傅又演示了制大塊糖的手藝,這個就更簡單了,拿結出來的砂糖化了重結。

祝纓從頭看到了尾,又看了小吳一眼,小吳趕緊摸出了一個本子,飛快地記了下來。祝纓道:“你呀!罰俸祿你也是不怕的,你也是個小財主了,看來只好打了。”

小吳手一抖,筆落到了地上。

祝纓又問了唐師傅一些問題,比如添加草木灰的比例,熬煮的火候之類。唐師傅一邊回答一看著小吳,小吳揀起來了筆,又記得亂了。祝纓道:“不錯,唔,小吳,去騰幾間空屋子出來,我要試試。”

唐師傅摸索成了,不能量產也是無益的。也不能單靠某一個熟練工匠,還是得能夠讓差不多手藝的工匠都能做,這手藝才算成了。

她打算先弄個作坊,上畜力的絞盤來榨甘蔗汁,本地多山,水磨既多,則用水力榨汁也可以。不像那些寬闊平原上的河流,在這山區設水磨對農田、水運的影響比較小。她還要多留這師傅四人一段時間,定出一個標準來,使普通的人照著做就能制出糖來。

先得要木匠之類做出工具,還要用鐵匠等。

祝纓看了唐師傅一眼,道:“別哭喪著臉了。驗收成了,別人也能做得出來,你們就能領賞錢回州城了。”

她答應的事兒是絕不會忘了,但也不能讓人哄了她。錢都花了,制糖又不是她的長項,萬一唐師傅剛才演示的時候隱瞞了什麽關鍵的技藝,她錢不是白花了?唐師傅的情緒變化她可是看在眼裏的。這老師傅這作派,一看也是個有自己小算盤的人。巧了,她也是。

得別人來試。

小吳心道:就該這樣!他又心疼起錢來,唐師傅花了這許多錢,還要再領著賞錢走?真是便宜他了!

祝纓看了他一眼,小吳說:“小人這就去騰屋子!”

祝纓又對師傅四人道:“你們這些日子也辛苦了,休息幾日,他們早一日做成了,你們就能早一日回去了。要是手腳快呢,六月末我去見刺史大人,興許還能捎上你們。”

師徒四人才稍稍提起了一點精神,恭送她離開。

祝纓一走,三個徒弟就圍著師傅。小徒弟道:“師父,知府大人這是真的要放咱們走,還是故意拖延的呢?”

某些官府的信譽太差了,服徭役也是這樣的,說好的二十天,一拖拖成四十天,再拖拖成兩個月,拖來拖去給拖成個長工。離京城越遠,這種事兒越沒天理。

唐師傅語氣蕭索:“等著就是了!你有辦法?”

沒有,有也是不敢的。這些衙門裏的人,一個人長了八百個心眼子,比起這些小官小吏,知府大人都算是憨厚淳樸的。

二徒弟小聲說:“反正咱們弄完了也能歇一歇了,吃飯去?”

“吃吃吃,你是餓死鬼投胎?”唐師傅罵。

二徒弟耷拉著腦袋不敢吭氣了,大徒弟道:“如今弄完了,他們怕不會再給咱們送飯了,我去做飯,你來給我燒火吧。”二徒弟老老實實跟著走了。

大徒弟飯做好了,師徒幾人也吃上了,官衙那兒的飯也沒送過來。

祝纓之前吩咐過了,他們幹活的時候小吳還讓人給好好送飯,活幹完了,小吳哪有功夫管他們?丁貴等人也要小小地“教訓”他們一次,餓個一兩頓的算什麽?明天再送,就說府裏來了客人,他們給忘了!

……——

祝纓尚不知此事,她在府衙裏審小吳。

小吳的筆記能夠看出來一個明顯的從認真到敷衍的過程,開始是記“不成”,後面幾頁幹脆直接在上面畫個大叉。

祝纓很平和地問道:“你就是這麽辦差的?”

小吳汗如雨下,跪下道:“小人知錯了。”

“說了多少次了,要用心,你們都幹什麽了?”

丁貴見狀,膝蓋一軟,也過來跟著陪跪。祝纓道:“你們人人有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