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返京(第4/7頁)

曹昌摸不著頭腦:“哥,你睡我床上,我找小吳擠一晚。”

“你去他那兒幹嘛?”

“我夜裏得起來,別把你吵醒了。”

曹昌說完抱著枕頭被子走了,留下甘澤生著氣睡著了。

第二天想找表弟時,曹昌又到祝纓跟前伺候——今天要開始統計耕牛了。

甘澤就先到後面見張仙姑和祝大,二人看到甘澤驚喜萬分:“甘大郎怎麽來了?!!!杜大姐啊,快!拿好酒好肉來!”

甘澤道:“我昨天就到了,說完話太晩了,就不敢來打擾。”

“生份了不是?什麽敢不敢的?快!”張仙姑樂呵呵地。

甘澤看她身上的衣服已然是本地土布,打扮也有點蠻夷風氣,心道:好好的人,跑到三千裏外受苦。都怪姓段的!

他這邊跟張仙姑敘舊,又說了京城裏如金大娘子等人的事。前面祝纓與士紳們核算耕牛,很快填完,士紳們也都放心地離開。在縣衙門口,他們遇到了一騎驛馬飛馳而來!

士紳們心裏嘀咕:這又是怎麽了?!

有識得的,低聲道:“看著像是州城裏來的。”

雖然都是走驛路,不同地方來的人還是有點區別的。總是越遠的地方看著越風塵仆仆,氣勢越足。看來人,得是州城的。

鄉紳裏的王翁拽住童波:“那是哪兒來的?”

童波的外婆家姓王,與王翁血緣稍遠,小聲說:“我去打聽一下。”

去了回來就說:“京城公文。寫的什麽就別打聽了。”

…………

福祿縣並不經常有京城來客。

以前的時候,幾年、十幾年也不來一個。公文倒是有,多是從州、府轉過來的。自打祝纓來了之後,福祿縣與京城的聯系就變得頻繁了。但是因為路途遙遠,一季能有一個來回就算多的了,如果是物品的遞送,路上更耗時,攏共也沒幾次。

今年過年之後,先是小吳、曹昌從京城回來,然後是京城的禦史過來,再然後是祝纓派了侯五離開,現在又是京城來了信使。還是兩撥京城信使!不對!這是第三撥了!

縣城內人人犯嘀咕:這是怎麽了?

縣衙裏稍稍知道些內情的人就更多了,尤其關丞等人,關丞更是陪同康樺接待過阮芝、樊路的。整個縣衙都不安了起來,縣城裏更是人心惶惶,不知道要發生什麽事情。

憑經驗,恐怕不是什麽好事!

士紳們有點門路還想打聽,尋常百姓一點門路也沒有,不知道怎麽的,康樺前腳拂袖而去,後腳就有人說:“大人得罪了上官,他們要調他老人家走!”“是有人眼紅咱們大人!”“聽說是魯刺史看咱們縣令不過眼,要給他小鞋穿!”“我三姑家的二小子親眼看到的,州城來的一個官兒,罵咱們大人的。”“必是瞧著咱們這兒收成好了,要多收租稅!”“是大人不肯給他們多交租,他們就要擠他走。”“那群當兵的,拿了縣裏的好處還要害咱們大人!”

過了兩天,又陸續有京城信使過來,百姓們越發的恐慌。人們一旦遇到了變化,最先想的就是自己最怕的事兒。福祿縣百姓最怕的,眼下就是祝纓被調走。女人們傳得尤其得兇。

不出三天,流言越傳越離譜,傳到本來不太相信的鄉紳大戶都心底發毛了起來。

——這流言,它不能是真的吧?

福祿縣的大戶們被祝纓強遷到縣城的時候,背後沒少罵她,現在卻又都覺出其中的方便來了——方便他們碰面通氣。

還是在顧翁家,他們湊到了一起。顧翁也失了往日的冷靜,一個老頭兒在屋裏打轉,杖都不扶了。難得的,他下帖子連趙蘇都給請了來,還讓孫子顧同也一同從縣學裏回來作陪。

等人聚得差不多了,互相看一眼,也有如顧翁一樣不再鎮定的,也有無所謂的。

顧翁道:“近來縣裏有些謠言。”

張翁與他是親戚,跟著接話:“難道傳言竟是真的嗎?祝大人真的要高升走了?”

雷保笑道:“顧翁這是怎麽了?擔心縣令大人走了你也不能再這麽將大家夥兒召過來說話了?他走了,你老還是顧家老翁,飯照吃、覺照睡,倒還少了誰要你上報田畝再納稅呢!”

此言一出便有幾個鄉紳點頭,他們也覺得顧翁這人實在是可笑,是在擔心以後不能狐假虎威了。

他們是鄉紳,沒有祝纓,他們依舊是地主,還收著佃戶的租子、住著自己的大宅,不用必得有人住在縣城,天天看縣令的眼色。只有顧翁,因為縣令大人將大家遷到了縣城,所以占據了地利之便,竟然隱隱成了本地所有鄉紳的頭腦人物一般。

服他嗎?有些人那是不太願意服的。

現在看顧翁這生怕失了勢的沒頭蒼蠅樣子,不少人心裏不由生出些鄙薄的意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