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開會(第3/6頁)

輪到福祿縣的時候,魯大人說:“福祿縣本是上縣,如何戶數少了這許多?”

“回大人,下官新到,正在走訪……”

“新來不是借口,既然已經到了,就要幹好你自己的那一份差使。不要像你的前任那樣,不在縣衙理事,反跑到府城裏‘養病’!你那福祿縣,歷來欠了多少租賦?!如何填補虧空你有什麽計策?”

“是。是有些陳年舊賬……”

“既已交割完了,怎麽可再尋借口?”魯大人嚴厲地說,“要補齊!”

祝纓心道:你誰啊?我給你臉了是吧?

福祿縣的情況她也摸著了一些,當然知道這戶數已經不配做一個上縣了。原因也知道了,一方面是熟番、百姓逃走,另一方面則是……看看汪縣令也知道了,朝廷都不管了,還不許人家跑到財主門下求庇護麽?這就是所謂的隱戶了。

應付這種情況也有兩種辦法,一、破罐子破摔,直接奏請把福祿縣依實際戶數降級,不再做上縣。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就不用再按照一個上縣的情況來繳稅、征發了。

二、苦一苦,把前幾任的破爛攤子給收拾好了,括隱、招徠流亡,把真實的戶數填滿了。

祝纓是計劃執行第二套方案的。

原因也簡單,第一套方案。上縣降級,縣裏各官吏的級別、各種名額也要減。能不動還是不動的好。再來,她到這個地方也是為了幹出一番事業的,治理得好了,戶數必然會增多,到時候再申請升為上縣?

按道理是可以的,實際執行起來一來一回的折騰,吏部得罵娘。吏部一旦不甘願,將來會有更多的麻煩事兒。降等的時候裁誰不裁誰?縣裏也容易不安。所以她只是簡單地寫了幾封信到京裏,把實際情況私下講一講,並且說了自己會暗中把這個給補上,“使福祿縣名實相符”,就不給朝廷再另找事兒了。

第二套方案她會很辛苦,還挺吃虧。因把一個中縣治理成上縣,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和政績。執行第二套方案就意味著她要放棄這一部分的功勞。

可是,誰不替前任收拾爛攤子呢?汪縣令給她交賬的時候,她也知道這裏面有虛頭,問題是當時她是無法逐戶清點人口的。都是陳年狗肉賬。

自己願意辛苦是一回事,魯刺史這個態度就讓祝纓不開心了!

祝纓說:“何必補齊呢?上表如實陳奏,降成中縣、中下縣即可。為官一方、代天牧民,下官不敢欺瞞朝廷、蒙蔽聖聽。奏上去了,您和下官都不必再為這個破事兒操心了。咱們從頭開始。”

屋內響起了抽氣聲,大家都看著這個膽大妄為的年輕人。還有人偷偷瞄向魯刺史,只見他的臉色就變得鐵青,南府的那位上司低低咳嗽了兩聲,想讓祝纓趕緊認錯。哪知祝纓根本沒打算再跟魯刺史有過多的客氣。

魯刺史是施鯤一脈,死黨算不上,卻與施鯤親厚。祝纓則是鄭熹引入的,又與陳、王走得近。魯刺史想要拿捏她?開什麽玩笑呢?

鄭熹天天讓她“滾”來“滾”去的,但是給了她戶籍身份,給她讀書考試的機會,一路保駕護航讓她一個神棍出身的人在二十歲的年輕做到六品官。她滾得很值。

陳巒多有回護,王雲鶴更是指點她良多,這兩人連句粗話都沒罵過她。

魯刺史算個什麽東西?!她又不指望魯刺史幫她升官!她已然給足這位刺史的面子了,讓在門前等就在門前等,說不見就不見,什麽好處都沒給就先這麽訓著?訓得有道理就罷了,王雲鶴沒少指出她的缺點和不足,有些話她也覺得沒有道理,比如女人不能做官什麽的,但是王雲鶴也沒把陳年狗肉賬扣她頭上非得讓她去平賬!

祝纓也一臉的無所謂,她的上司心裏把她祖宗八代都罵了,說:“胡鬧!誰教你這麽幹的?”

祝纓道:“魯大人呐。”

魯刺史鼻子都要氣歪了,怒道:“我什麽時候這麽說過了?”預定要用一用的鷹犬爪牙突然發瘋,魯刺史也吃了一驚。

“您說可以寫信給京裏,別斷了聯系。我到了這兒能有什麽好寫的?外放就寫寫任上的事兒啰。”

魯刺史眼都直了:“你寫……”他說了一半,忽然醒過味兒來,“奏本還沒上吧?”

“我今天回去就寫。”祝纓說。

魯刺史深吸了一口氣,道:“你!此事先放一放,咱們再想辦法。”

祝纓絲毫不被騙,道:“大人,下官初到,發現有什麽就說什麽,不能耽擱。一拖二拖,拖到了收秋糧之後,又得欠稅了。舊賬沒平,您還讓我背新債?一天多少利息啊?還不起怕不是要去打劫。到時候再問我一句早幹什麽去了,是不是治理無方才委過前任,我可就填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