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新事(第2/6頁)

然後就顯出了自己作為官眷的優勢來了:“別慌,雖說男女有別,你也不好往他那裏跑門路。我可以呀!這時候就用著家眷了!我收拾收拾,過兩天我去他的府上拜訪一下他的母親。”

武相道:“他一向不收禮的,聽說很是清廉。”

武母笑道:“我只與他家老夫人說話。”

武相道:“您先緩緩,我先把這裏面的事兒理會清楚再說。”

“怎麽?是同僚還是?”

武相道:“同僚還看不出來,可是那些個獄卒比我早到好些時日呢,又有爭強好勝的,又有地頭蛇。”

武母道:“那咱們倆兵分兩路!你弄你那頭的,我弄我這頭的,兩不耽誤!可別叫旁人搶了先。再有,那些個刺兒頭,不收伏不了,就該遠遠打發……哎喲……既是祝大人招了來的,你就不能擅自打發了……”

武相道:“娘,你想岔了,我現在只是個獄丞。娘可曾聽過女子做獄丞的?這已是犯了天條了,娘還想我跟爹似的往上升嗎?咱們現在先求穩。”

武母怔了一下:“唉,是我沒想到這個。你先穩住才好。我只與他家老夫人先見一面。咱們打聽一下,他家住哪兒。我好去打探一下,他想叫你做什麽。你那兒,不就攏共八個獄卒麽?咱們也打聽個底細才好收攏。哪怕為了求穩,這事兒啊,還是在掌握中的好。”

武家母女倆是熟悉官場套路的,崔佳成回家就只能自己琢磨。她也沒個別人商量,統統是自己拿主意,不好跟祝纓多接觸,她就讓自己的兒子,一個十二歲的少年:“你去打聽打聽,祝大人家住哪兒。還有,那個車小娘子是京城人氏,也探一探。”

又琢磨祝纓需要自己做什麽。

…………——

祝纓不需要她們做什麽。獄丞,還是女監,只要把她們放在那裏,她們能定得住、不闖禍就成。她也就放任兩個新官與八個已經到崗有些日子的手下磨合去了。

她自己還一堆的事兒呢!

為了女丞女卒的事兒,她最近很忙,現在終於落幕了,她又要寫個總結給鄭熹看,還有得給王雲鶴寫個總結。還得寫個奏本給皇帝。皇帝看不看的另說,但她得寫。她也想寫,既是總結,又是留個痕跡,將自己在執行這兩項選拔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都給打上補丁。

什麽號脈啦、棄官的懲罰啦等等。

寫完了先給鄭熹看。

鄭熹看完了之後,說:“怎麽跟這個較起真來了?哪有這麽多的女官要選的?不過想得倒是周到。”

祝纓針對這“棄官”的預防方案又做了改進,以後可再沒有客客氣氣給你張貼子還發路費的好事兒了。考了,排完了名又跑,連保人都一起受罰吧。拿朝廷消遣來了!

朝廷取士,考中了進士而不做官的還是有的,朝廷也不很處罰他們。只處罰那些候補做官,授官又挑肥揀瘦不赴任的。因為朝廷要“取士”,要仕林之心。

但朝廷不需要收買什麽女子之心。愛幹幹,不幹滾!本來也沒打算給你們準備什麽舞台。

所以鄭熹也不覺得祝纓寫的這個預防條款嚴苛,只說她:“就是愛操心!王雲鶴這下可高興啦!省得他自己掉坑裏!”

王雲鶴年紀比他大得多,這麽直呼其名其實有點不禮貌,祝纓也只當沒聽到。祝纓聽王雲鶴話裏的意思,乃是有意推廣至各州府了,她也願意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鄭熹一點不禮貌的話,她聽了跟沒聽到一樣。

鄭熹點頭了,祝纓就把這份總結謄抄了上表,再把一份流程寫給王雲鶴。京兆府的選拔也要開始了。

有了祝纓在前面趟雷,王雲鶴這事兒辦得就十分的從容。他的風評之前是比祝纓好,只是沒了祝纓那一筆遣散費,祝纓的風評又上來了一些。

出乎祝纓意料的是,王雲鶴這回揀到寶了!

祝纓與陰郎中發了文書公告天下時,尚且有人觀望。等到大理寺這裏正式確定了人員,祝纓又把善後做完。京兆府再出公文時態,整個京兆想參加的人竟多了起來!

似之前吉三娘那樣的竟然不能算是出挑了,她竟再次落選了。

祝纓在家裏聽花姐閑說才知道王雲鶴竟得了一位能幹的女丞。她也沒有去與之結交的心思,只是對花姐說:“你要考,也一定能成的。”

花姐道:“又胡說!我哪有那個本事?據說是經史皆通的,我可沒那個本事。哎……”她猶豫了一下,還是提到了小江,“可得設法謝她一下才好。”

祝纓道:“那也得有個由頭、有個機會才好。總不能就這麽過去,說‘你告密告得對,給你獎勵’吧?對別人興許可以,對她不行。”

花姐道:“她也是可惜了。”

祝纓道:“付小娘子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