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新事(第4/6頁)

鄭熹生氣地說:“你就這麽點兒出息?”

“那倒不是!我想過的,以後可不能叫周遊那樣的貨再給治著了。更高的職位我也想做,更好的日子我也想要的。以前我是覺得周圍誰都沒我聰明,到了京城才發現,這裏傻子紮堆,能人也紮堆,您不缺我這一個幹事的。您給我的已經很多了,我要沒遇著您,現在倒是能有個茶鋪了,可也沒有今天。我不能遇著東西都往自己嘴裏塞。”

“哼!”鄭熹斜眼看她,“巧言令色。”

祝纓笑道:“這就巧言令色了?我一個打小靠嘴皮子吃飯的,想說好話不會這麽講的。”

鄭熹問道:“那要怎麽講?”

“會讓您聽不出來的,”祝纓面上非常老實地說,“現在就說點叫您聽起來不太相信的話吧,您那些親戚,都是您的添頭。您聽,是不是跟要哄人似的?”

“胡說八道!”

祝纓聳聳肩:“我又不是吃著‘忠孝節義’四個字長大的。”

但是你確實對你的花姐很好,也為了你那個不成樣子的父親奔波啊!

鄭熹道:“有功夫胡說八道,看來你還是太閑!大理寺的事情,不許丟松!”

“是。”

“把一件事情做好並不難,難的是事事周全。一天周全不難,難的是經年累月,日久見人心。根基不牢而長得太快,是要出事的。在大理寺,不要只看著手上的庶務,眼睛也往外面看一看,外面也不要只盯著京兆府!皇城這許多衙司,你與他們打交道,難道就只是打交道嗎?”鄭熹苦口婆心,“想事情的時候,要站在我這樣的位置上想一想。”

祝纓忍不住笑了:“那也是個大理丞在胡猜大理寺卿想什麽!就好比個窮人說,皇帝拿金斧頭砍柴一樣的。”

“嗯?”

祝纓道:“是。”

鄭熹嘆道:“你已經升得夠快的啦!還是依舊以大理寺丞的職位權管一管大理寺的諸管事務,也好給我省些力,我也能騰出手去做些旁的事。”

“是。”

鄭熹又仿佛是在沉思,略過了一小會兒,才說:“職位雖照舊,但是你要有個數兒。我給你的散官品階攢著,攢到了從五品的時候記得提醒我,你頂好是謀一任地方上的外任。你還年輕,有的是時候多歷練歷練,再看看有什麽更合適你的位置。從現在開始,你要更加用心。”

他原本以為,祝纓不經進士科這仕途有點不妙。但是看了她近來,尤其是這一年來的表現,又覺得祝纓這樣的能力,只要栽培得當或許可以不受這個出仕的前提的限制。祝纓比他要小上十幾歲呢……

沒有比這個更順手也更知根底的人了,鄭熹決意大力栽培她之前,必然是要確定她是否可靠的。今天的談話讓鄭熹還是比較滿意的,祝纓一向之“不可控”,與其說是“不忠”,不如說是鄭熹一直以來對她的培養計劃總是跟不上她的進步。現在這個,總不能再跟不上了吧?

鄭熹想,祝纓其實是個很有上進心的人,不過,穩。

那就這樣吧,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他說:“要戒驕戒躁。”

“是。”

“收拾一處宅子去。”

祝纓道:“大人,我要想弄個自己的宅子去年就差不多能夠的。只是都沒有現在這麽便利了。您還是再容我兩年,兩年我就整治出一處宅子來,這兩年裏絕不誤事。”

“去吧。”

“是。”

…………——

祝纓從鄭府出來,心情十分的奇妙。聽鄭熹那個意思,他是會出手幫自己過那個坎兒——五品。

五品是做官的一道分水嶺,多少人磕死在這裏。不過現在,她還得給鄭熹把犁給拉了!她估計,大理寺這兩年又得再來一波事情呢……

鄭熹也是有趣,還要提前跟她這樣講,也不知道他跟老王談休致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祝纓也沒打算跟鄭熹散夥,只要鄭熹還是這樣,她也沒打算下船。王雲鶴是個好人、好官,祝纓卻不打算跟他穿一條褲子。祝纓看得很明白,她給付小娘子出“互助”的主意,一旦敗露了,鄭熹不會把她怎麽樣,王雲鶴非生吃了她不可!

這就是鄭、王二人的區別,也是“氣味不合”。

她慢悠悠地走著,到了家裏杜大姐開門,祝纓忽然問道:“家裏來過生人?”

杜大姐道:“一個武大娘子來了。”

祝纓挑眉,看花姐走了過來。花姐道:“說是武獄丞的母親,用她自己的帖子來求見幹娘的。”

祝纓道:“哦!”

張仙姑也出來了,說:“哎喲喲,嚇我一跳!怎麽跟咱們先前見的官娘子不太一樣呢?”

祝纓進屋換衣服,她倆也跟著進來了,說著武母到了家裏,送了四色禮物。張仙姑就說:“一身的貴人味兒。差點要認我做姑媽,我哪裏敢再隨便認親呢?”花姐道:“是為她女兒來通關節的。”